《我的作文教學革命》讀后感-《我的作文教學革命》讀后感1000字
《我的作文教學革命》!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些吃驚,因為這本書就像及時雨降臨到了我這片干渴的土地。我捧著書如饑似渴地讀起來,文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那樣的打動我,似乎它是專門為我準備的一樣。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滋潤著我干渴的心田,也讓我陷入了沉思》……
面對作文,學生常常感到作文無話可。雖然現(xiàn)在生活水平高了,電視電腦,書刊報紙,似乎有很多接觸信息的機會和方式,但實際上孩子們的生活體驗負于表面,生活經(jīng)歷也比較單調。家和學校兩點一線,即便休息日,家長帶著孩子外出游覽,但由于孩子們還不太會觀察,不太會思考,所以并不能把所看的東西,轉化為深刻、細膩的精神體驗,從而為寫作提供生活的源泉。而且孩子們總是習慣漠視身邊的人和事情,他們的注意力多半被繁重的作業(yè)所壓抑著,被新鮮的玩意兒吸引著,很少去觀察、思考、體驗。面對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管老師的“內視”法,值得我們借鑒。那就是讓作為成為心靈的鏡子,用鏡子照見生活,在鏡子里仔細看生活。
管老師的“絕招”一是“推想法”:閉上眼睛,從早晨開始往后回憶,或者從此刻推移到早晨,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的想:今天我哭過了嗎?今天我笑過了嗎?今天我后悔了嗎?今天我做錯作業(yè)了嗎?今天我爭論過了嗎?今天我學到新的東西了嗎?今天我的同桌有什么故事?……凡是能捕捉到的那一個問號,就是值得記錄下來的事情。
二是“靜默法”:閉上眼睛,安靜的坐著,只注意呼吸,不管其他人。WWW.330011.COM人,以安靜思想就活躍起來,你越是想靜下心來,一天的事情就越蜂擁而至。這些跳出來的事,往往就是心靈深處牽掛的事,有想法的事,值得記錄的事。
這就是“內視”,是一個寫作學、作文教育學的重要概念。管老師這樣闡述“內視”的意義:它依傍的不是眼睛,更是心靈;他關注的不只是外在的事物,更有豐富的內心。事情有沒有意思,值不值得會為與記錄,說到底,起決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靈感受。
這就說到了教育的本質(作文的本質):教育從根本上就是對人心靈的開發(fā),人的靈魂的培育。就作文而言,經(jīng)歷的同樣的事,為什么有的同學滔滔不絕,有許多話要說、要寫,二有的學生卻覺得無話可說、可寫,關鍵在于能不能、會不會將外在的客觀事物轉化為內心的主觀感受,有了內視的習慣,就像給生活安裝了一面明晃晃的鏡子,鏡子里毫末可見,鏡子里的自己格外清晰,喜怒哀樂都可以回味,都可以表現(xiàn)。學會了內視,就會覺得寫作天地無窮寬曠,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真的為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字不竭的源泉,就回去關注自己的豐富的內心世界,把心靈的世界捕捉下來,呈現(xiàn)出來,就會覺得寫作是與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呼喚的,作文源于生活,直達心靈。
從《我的作文教學革命》中,我看到了一個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管老師,更看到了一個樂觀、勤奮、上進、探索,會培育生命的智者。
寒假學作文(一)
放寒假了,我把成績冊帶回了家,媽媽說,我的作文成績不好。過了幾天,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套名為《儲氏作文教學法》VCD光盤。我一看,這套光盤一共有十三張呢,心想:我可以在家里學習寫作文了。
元月三十日這天,我看了第一張光盤,認識了一位名叫儲晉的老師,他被人們稱為“中國作文教育改革第一人”。看起來他已有四五十歲了,中等個子,體形微微發(fā)胖,圓圓的臉,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顯得和藹可親。
儲老師講的第一堂課是:“功夫在詩外,不怕寫作文,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我認認真真地坐在電視機前聽他講課,懂得了寫好作文就要平時注意從觀察、閱讀、體驗和思維中積累素材;知道了要寫好作文必須做到“三真”,即寫出真人、真事和真情;學會了用發(fā)散性思維方法來處理好“有用和無用”的關系……。
一個多小時很快就這樣過去了,儲老師的講課生動有趣、循序漸進、通俗易懂,他講得真棒啊!光這一張光盤就讓我學到了很多作文知識,那么其余的十幾張光盤上也肯定有許多作文秘訣呀!我要將這些光盤上的知識統(tǒng)統(tǒng)都掌握了,將來就一定能寫出好的作文來。我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不懈地把這套光盤在假期里全部看完,每天學寫一篇作文或寫一篇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爭取在四年級的時候能代表班級去參加作文比賽。
無錫塘南中心小學三(2)班 王全晶
2003年1月30日星期四
[精選]喜歡易經(jīng)的朋友可以看過來了,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好的網(wǎng)站易經(jīng)http:///太極之巔易學網(wǎng)旨在打造一個全面準確的易經(jīng)學習網(wǎng)站,以推廣正統(tǒng)易學為使命,目前網(wǎng)站收錄周易全文詳解及易經(jīng)注解典籍幾百部,搜索太極之巔就能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