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河散文《我的教學勇氣》讀后感
《我的教學勇氣》讀后感
王玉河
我上周認真閱讀《我的教學勇氣》一書,讀后感到這本書震撼著我的心靈之旅,吹醒了我沉睡的教師心靈,吹起了我曾經失落的教學勇氣。
這本書講述的是美國教師的教學故事,或真實有趣,或充滿智慧,或深切感人。美國教師為學生成長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們愛學問、愛學生、渴望將自己熱愛的學科與學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聯系,總是千方百計點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積極與同事合作,探討和研究,創造更好的教育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最美好的品質。這些故事同樣適用于我們的教師。
在《我的教學勇氣》一書中,一位教師將他的上課經歷或者說是他個人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剖析,他理想中的教學是不循常規,總是力圖促使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思考和認識英語。而事實上,又有幾個學生能把這種方法記在心里呢,當然結果一切都是徒勞。事實上,這樣的學生是常常被忽視的社會邊緣的人。也許課堂上我們所面對的“沉默”是處于社會邊緣的人經常采用的一種沉默——“這些人恐懼那些有權力的人,懂得不說話較安全”。
細細想來,造成這種狀態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實這位老師心中早有答案,是他對于課堂的管理方式,在課堂上如果連紀律都管不好,何來效率,何來成績,學生不認真聽,有再好的方法又有誰會吸收過去呢!正如他所說:“我上課時并不那么盛氣凌人,獨斷專行,我常想這是否就是我的短處,因為那些疾言厲色的教師幾乎沒有什么課堂管理問題,而我在學校里總是覺得成功無望,信心不足。”
孩子就是這樣,如果你不嚴厲一些,他們馬上會爬到你的頭上去。這就是我教學的經驗。其實我何嘗不想用溫和的方式和他們交流,我也曾經試過,只是教學的效果真的很差,只好又變成嚴厲的模樣。書中的老師想要和孩子們推心置腹,坦誠相見,使他們真實地了解他的世界、他的文學、他的生活。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的想法和老師的想法無法一致,所以當有學生遲到、有學生竊竊私語、有學生不認真聽講的時候,老師就會覺得無比的悲痛。因為我們的行為真的是出于愛。
這是一次心心相印的相逢。正是與它的相遇,重新點燃了我從教的激情,重新喚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創造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從失望乃至絕望之中抬起頭來,看到了擺脫失望和絕望之路——如同魯迅般的“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我的教學勇氣》自始自終沿襲一個這樣的主要觀點:“真正好的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如此,教師的心靈便是關注的焦點。因為,“教學得失與其說是取決于教師是采用的具體方法,不如說取決于教師奉獻的仁愛之心,取決于用仁愛之心穿針引線將自己、學生、學科編織在一起,使三者之間進行面對面、聲對聲、心對心的溝通和互動。”(《我的教學勇氣》P12)但是,要維系并呵護教師的心靈何其難也!且不說有如此眾多的從教者從未關注過自己的心靈需要,從未詢問過自己為何從教,有的更不知心靈為何物;也不說現今的教育制度、社會現實是如此無視教師的心靈需要,甚或以一昧打擊乃至摧殘教師的心靈為己任,更遑論“尊崇教師心靈”之需要;單說呵護教師自我心靈之艱難。
然而,并不是艱難就不做努力,并不是心靈受損,就放棄心靈。心靈是屬于自己的,心靈的尋找和召喚也好,心靈的縫補與彌合也好,心靈的維系與呵護也好,終歸都是自己的事情,別人是無法代替得來的。是啊,如果沒有教師“來自內在營養”的滋潤,再豐富的大餐也只能導致我們的消化不良,只會掠奪走我們的“教學勇氣”。 《我的教學勇氣》借助教師的現身說法,使我們了解他們是如何找回和維系自己的心靈,從而能在教學時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養成怡然自得的心情,排除面對的一切困難,盡己所能,與同事攜手并肩實現共同目標——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光明,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生機。
帕爾默給予我勇氣。“不要害怕”,可以有恐懼,但“不必置身心于恐懼之中,可以在好奇、希望、同感或誠實這些與我心的恐懼一樣真實的感受中教學。”當你非常熱愛你的工作時,擺脫困境的唯一途徑是深入地了解教學。面對教學中的困惑,我們須知難而進而非逃避,對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體地協調,這不僅僅是為了守住自己的靈魂,更是為了愛護學生的心靈。
我要重新振作起來,丟棄過重的思想包袱,背起“教育理想”和“教學激情”兩個行囊,到《我的教學勇氣》中找尋已經丟失“我的教學勇氣”,然后勇敢地在教育這片土地上不斷修煉,不斷前行。我會牢記,“好教師堅信兩個真理:首先,他們必須想辦法超越這種可怕的分崩離析的同儕文化;其次,如果有可能的話,再想辦法幫助這個相互紛爭的群體轉化成為相互支持的集體”。(P186)
《我的教學勇氣》 “教師這個職業需要心靈、意志、精神不斷電更新,以獲得力量和勇氣。盡管這個工作經常給教師帶來疲憊、無助,甚至傷害,但優秀的教師不會放棄…… 《我的教學勇氣》,將幫助每一位優秀以及心想優秀的教師在失去為人師的信念與信心時充實自己的教學勇氣。
《我的教學勇氣》喚醒了我沉睡的激情,無論愛的過程是愉悅或是痛苦,我都要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因為孩子值得我們付出。特雷莎修女說過:“我們做的從來不是大事,只是用大愛做小事。”我想: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那就讓我從小事做起,我也要重新找回我的教學勇氣,重新點燃我的教學激情,忠實地為學生服務,為學生托起明天的太陽。
附1:《我的教學勇氣》作者簡介:
《我的教學勇氣》是2008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美)英特拉托(Sam M.Intrator)。
附2:《我的教學勇氣》內容簡介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于2004年問世的時候,有老師給編輯發短信,說讀此書時淚流滿面。在美國,這本書也在諸多教師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我的教學勇氣》是其姊妹篇,25位美國教師坦陳真實的心路歷程,講述了自己超越職業中的恐懼、重拾對教育的敬畏、再次點燃教學激情的心靈故事。
凡是常常因應對教學事務而感到疲憊,因遠離同事而感到孤獨的教師,非讀此書不可。讀一讀這些本著勇氣和誠信從教的教師的真實故事,就會為了改變兒童的人生再次認清從教的意義,重新煥發從教的熱情。本書每頁里蘊含的仁心,行文中透出的人情,足以觸動那些失望、失神、失意的教師的心。
本書有震撼心靈的強大力量,因為它是在教學上有同樣艱難經歷的教師們從心里講出的真話。
本文作者簡介:王玉河,山東濟南人,濟南市青龍街小學語文高級教師。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濟南市歷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在《詩刊》《齊魯晚報》《山東文學》等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出版詩集《我心中的歌》,散文合集《歲月如畫》等,編著《成功少年文萃》《青年作家作品精選》等9部,詩集榮獲濟南文學獎等40多次,入選書籍50余篇,傳略收入《中國時代文藝家名典》等多部辭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精選】有關于教育培訓方面需求的推薦這個網站教育培訓https:///舟舟培訓網是一個專業為教育培訓機構、培訓班、輔導班提供招生代理,可以免費發布教育培訓信息,為中國萬千莘莘學子提供優質培訓機構、在線學習、交流資料下載等一站式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