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藏羚羊跪拜讀后感300字優秀
“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藏羚羊跪拜讀后感300字篇一
在面臨死亡的危機時刻,根植于動物天性本能中的求生欲望理應讓它放足狂奔,畢竟萬物都渴望生命。可是,這只藏羚羊卻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它沒有跑,而是悲傷地跪下了。因為它是一個母親,一個可以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的母親。
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司法學校畢業后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我曾經不懂事地抱怨母親為什么不早生我幾年?哪怕我和姐姐只相差六歲也好而不是八歲,那樣我就趕上了分配,就可以輕松地端上“鐵飯碗”。母親一直不語,最后見我著急的樣子,她不慌不忙地對我說,當時國家還有接班制度,本來是想爸爸退休以后,萬一我考不上大學還能接他的班。后來我剛上初中國家就取消了接班制度。到我高考后國家又實行自主擇業,不再負責分配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打濕了我的雙眼,從那以后我變得懂事了許多。在我邊打工邊自學的那段日子里,母親堅持給我寫信,那一封封帶著母親的溫情的信箴一次次給我鼓勵、給我信心、給我毅力。我把它們一封封地裝進盒子里,裝進我的心里保存至今,當我遇到挫折與痛苦時,它們總能適時地出現,給我方向、給我光亮、給我生活下去的勇氣。
有人說:孩子的愛是溪流。與母親的愛相比,我真的很是憾顏。離家較遠,自從結婚以后過年我便很少回家,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后就更少之甚少了。那天無意間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句“遠離父母本身就是一種不孝”的話,我的心立即一陣緊縮,我的自以為十足的理由是這么不堪一擊、這么經不起簡單的推理。為了我,母親放棄了教師的工作;為了我,母親多累也要跑到集市上買回一小籃瓜子;為了我,母親省吃儉用;為了我,母親華發早生;為了我,母親專門安了電話,專門辦了長途業務;為了我┅┅可是我卻怎么也想不起,哪一件事情我是為她而做,怎么也想不起我為了她失去了什么或者曾經失去過什么。我一回到家里,她總是什么也不讓我做,在她的眼里我好像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這只藏羚羊深深地感動著我,讓我想起了遠在故鄉的母親,想起了母親日漸衰老的面容,想起了她對女兒深深地思戀。
這只藏羚羊喚醒了我。母親的愛就像一首永遠也唱不完的歌,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況它都會在我急需溫暖的時候響起。我高興,她便高興;我悲傷,她便悲傷;卻原來我們是一個不生活在一起的共同體。這種情感、這種愛、這種無私除了母親我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母親——藏羚羊,藏羚羊——母親!
我決定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春天要把母親接到我的身邊。
藏羚羊跪拜讀后感300字篇二
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獵人在殺死一頭“肥壯”的藏羚羊之際,羚羊突然跪倒在他的眼前,兩行淚從它的眼中留下,獵人最終還是扣動了扳機。羚羊死后,獵人剖開了它的肚子,那里竟有一只已經成形的小羚羊!獵人被徹底感動了,從此再也沒有在青藏高原上出現過……
文章中的獵人知道了羚羊跪拜的含義,痛改前非,但是還有許多不肯改悔的偷獵者。難道錢就這么重要?難道一股股的銅臭味比那高原上的精靈更美麗動人?我相信上帝――生靈的締造者定會傷透了心的。他會說:人類啊,你們錯了!我將你們創造出是想讓你們更好的改善自然,讓它更好、更和諧。可你們卻偏偏要進行無休止的殺戮。你們總以為這些四肢著地的動物無能愚蠢,只配做人類高度智慧的陪襯品,可是,你們有的它們沒有,而它們有的,你們全都有么?
人類有充盈智慧的頭腦,動物沒有;人類有能修筑起高樓大廈的手腳,動物沒有;人類有千變萬化的表情,動物沒有……
但動物有單一卻又樸實的思想,人類卻沒有;動物有分分秒秒都在為命奔走的軀干,人類卻沒有;動物有始終如一的純潔靈性,人類卻沒有……
人類有的,也只是野心、利益、權貴與享受。
他們怎么可以這樣對待弱小的生命呢?這些生命就真的這么微不足道得能夠讓我們隨意蹂躪嗎?他們就不能試想一下,當別人拿了裝滿能讓自己皮膚腐蝕掉的液體潑向自己或者拿了剪刀捅入自己眼睛里的時候,自己的感受又會如何?動物也是如此的,甚至它們會那樣脆弱地死去,它們的性命和人的性命一樣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