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悲歌》讀后感200字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雪豹悲歌》讀后感200字篇一
我非常喜歡各種各種的動物小說,尤其是沈石溪寫的。其中最喜歡而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雪豹悲歌》。
我在讀動物小說之前,覺得動物只是靠著本能生活,內心應該非得的單純,情感比較單一。但是當我讀完《雪豹悲歌》后,被動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震撼了。原來動物也有憤怒、嫉妒、依戀、高興、悲傷、愛和恨………。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只叫“雪妖”的雪豹。它在半歲的時候不幸掉入人類的陷阱,被人類撫養長大。“我”和強巴負責讓雪妖歸野。由于雪妖從小在人類身邊長大,不會一些雪豹應有的求生技能,導致一開始放它回歸自然后它去搶豺群的食物,也就在此時它與它的母豹偶遇了,它欣喜若狂。雪妖跟母豹回去后,因為嫉妒其他小豹,認為他們搶走了它的母愛,于是將所有其他幼豹都殘忍的咬死了。母豹知道后,憤然離去了。雪妖至始至終沒有學會捕獵技能,最后又去搶豺狗的食物,而被豺群咬死。
這個故事生動而有趣,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雪妖對北斗母豹的孩子痛下殺手的那一段。雪妖潛伏在洞口,等待北斗母豹走后,就鉆進洞,一口咬死小豹“靜靜”。但是行動出現了漏洞,讓另外一只小豹“鬧鬧”逃脫了。不過雪妖并不著急追趕鬧鬧,而是又解決了另外幾只幼豹,再追殺鬧鬧,最后它麻利的干掉了所有的幼崽,由此我看到了,雪妖的自私,貪婪和殘忍,它不懂得去愛,只想著被愛。母豹給與了雪妖足夠的母愛,可是它不滿足,嫉妒其他小豹,貪婪的.想要獲得母豹所有的母愛,對自己的同胞兄弟不是好好的愛護,而是痛下殺手,最后自己也死于非命。巴金曾說過:“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與,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
從雪豹的故事中,我得到了啟示:愛不是嫉妒。愛是給予而不是一味索取。只有懂得去愛,才會被愛。
《雪豹悲歌》讀后感200字篇二
這個假期我讀了很多書,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雪豹悲歌》。
書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獵人捕到了一只“貓”,給它起名“雪妖”,并把它帶回家喂養。直到有一天,雪妖長大了,大到獵人家再也養不下雪妖的時候,就把它送到了動物園。動物園里的人,又把雪妖帶到了野外放生。但是雪妖自己不會捕獵,它只能從豺的嘴里搶吃的,或者趁豺不注意的時候,偷走它們剛捕殺的獵物。送雪妖返回大自然的人,發現了這個秘密,可他們并沒有阻止雪妖。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直到豺的首領忍無可忍。它終于決定“為民除害”,于是殺死了雪妖。等人們再發現雪妖的時候,它已經被豺吃的只剩半具尸體。
讀了這本書我首先意識到的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是不對的,是要接受懲罰的!
后來我左思右想,總覺得沈石溪爺爺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一定不止這么簡單!靈光一閃,我好像明白了!其實書里的“雪妖”不就是我們小朋友的縮影嗎?而獵人和公園里的.工作人員就是那些不負責任的爸爸、媽媽呀!
我們總是在犯各種各樣的錯誤,聰明的爸爸、媽媽們會及時糾正我們的錯誤。同時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正確的,還能引導我們走上通往夢想的光明大道。可是有些叔叔阿姨們,即使發現了錯誤,也并不會及時讓小朋友改正。就這樣,有些孩子因為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是錯的繼續我行我素,品行變得越來越壞,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也沒有落得什么好下場。
媽媽以前告訴我,教育里重要的是“教”,教就指導、教導;次要的是“育”,育就是養育、撫養的意思。所以我覺得,這本書不應該只是我們小朋友看。大人們有時間也要看一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畢竟我們以后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教育的方法特別重要。
《雪豹悲歌》讀后感200字篇三
今天我讀了沈石溪的《雪豹悲歌》,頗有感受。
《雪豹悲歌》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作者沈石溪和助手強巴一起要把一只半歲齡時掉進獵人的捕獸陷阱的,而且到作者要放生它的時候,已經和人類生存了一年了的名叫雪妖的雪豹放生(放生不僅僅是把野生動物放掉,還要想辦法讓它生存下來。),因為雪妖還沒能和母雪豹學會生存技能就被成為了階下囚,所以要讓雪妖學會生存的本領,可是雪妖的表現很差,在作者沈石溪用減少食物的方法企圖用饑餓督促雪妖去自己捕食,雪妖卻去攔截豺的食物,作者幾次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就在作者雪妖束手無策的時候,雪妖的母親——北斗母豹出現了。
它們相遇后,北斗母豹開始向雪妖傳授狩獵的技巧,可是雪妖畢竟錯過了學習的最佳階段,學的很慢,但是畢竟也在進步,可是,北斗母豹每次必須分出時間和精力和母愛來照顧另一窩小雪豹,不能每時每刻都在雪妖身邊,雪妖因此十分嫉妒。
終于有一天,雪妖的嫉妒變成了恨,它恨那些小雪豹奪走了它一半的母愛,于是,它在那些小雪豹生活的洞口附近躲了起來,它不能明目張膽的咬死這些小雪豹,因為北斗母豹在照看這些小雪豹,所以,它在等北斗母豹離開去找它的時候動手,北斗母豹按照以往的慣例,去找雪妖了。
雪妖的陰謀得逞了。
它咬死了三只小雪豹,啊,不,應該是它的.親兄妹。作者沈石溪和強巴試圖阻止雪妖,可是還是沒能挽救小雪豹的生命。
雪妖準備把小雪豹的尸體丟到懸崖下面去,就在它準備把第三只小雪豹的尸體丟下懸崖時,北斗母豹趕了回來。
北斗母豹看著這一切,悲痛欲絕,最后……它離開了雪妖。
雪妖又一次失去了母親,它沒辦法,只能再去搶豺的食物。
最后,雪妖慘死在了豺的手下。
用作者的話說,害死雪妖的不是豺,而是它自己的貪婪和自私。
這本書告訴我——世界上最害人的東西不是別的,而是自私和貪婪。
《雪豹悲歌》讀后感200字篇四
我非常喜歡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所有的動物都仿佛有了人的思想、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品性。人類美好的一面、丑陋的一面通過對動物社會中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的描寫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出來。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雪豹悲歌》。這本書寫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只名叫雪妖的小雌雪豹在半歲時掉入獵人的陷阱里,然后一直被人類圈養著。在它一歲半時,因有人舉報,被當地警署交給當時為省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的“我”,讓“我”將其放歸大自然。“我”和搭檔強巴對它進行野外生存技能——捕食獵物強化訓練。“我”用了許多方法,甚至不給它喂食,但是它沒有學會捕食,卻把從豺群口中搶奪食物當做自己的最佳覓食方式。
當我們絕望的時候,雪妖的母親——北斗母豹出現了。北斗母豹加倍補償雪妖曾經失去的母愛,用母愛滋潤著它。可雪妖因妒忌變得瘋狂,為了獲得更多的母愛,殘忍地殺害了弟弟妹妹。北斗母豹知道后,懷著一顆破碎的心永遠離開了雪妖。雪妖因沒有學會獨立捕食生存的本領,靠搶奪豺群口中的食物為生,最終被豺群咬死了。
沈石溪在小說最后這樣說道:“與其說雪妖是被豺群害死的,倒不如說它是被貪婪和自私害死的。”是的,最讓我刻骨銘心的便是她因為自私狹隘,為獲得北斗母豹更多的母愛,竟殺害了自己年幼的弟弟妹妹,最終害人害己,自食惡果,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能貪婪和自私,要學會分享,不然就會和小雪豹雪妖的下場一樣悲慘。因為雪妖的自私,不想讓自己的弟弟妹妹分享母愛,殺害了弟弟妹妹,讓北斗母豹懷著一顆破碎的心走了。因為雪妖的貪婪,要母親把愛全都給自己,不顧手足情深、骨肉之情而殘忍地殺害了弟弟妹妹,讓北斗母豹永遠地離開了它。正是因為它的自私和貪婪,導致它眾叛親離,失去北斗母豹的愛,最后落得一個被豺群咬死葬身于茫茫雪海中的悲慘結局。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被自私、貪婪等欲念造成的后悔事。不知道小雪豹雪妖在死的那一刻是否覺悟。或許后悔、覺悟,但已經晚了。遠離自私和貪婪,學會分享,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人生將會是另一番景象。讓我們學會分享,不要讓貪婪和自私在身邊出現!
《雪豹悲歌》讀后感200字篇五
最近,我讀了一本有關動物的小說——《雪豹悲歌》。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只名為雪妖的雪豹在與母親失散兩年后重新相聚,后來因為妒忌弟弟妹妹分走了媽媽的愛而殘忍地將它們殺死,悲憤的母親拋棄了它,最后它被豺群咬死。
“與其說雪妖是被豺群害死的,倒不如說它是被貪婪和自私害死的。”作者這樣寫到,我十分贊同。貪婪和自私真是害人不淺哇!如果雪妖能好好學習,他會成為優秀的獵手,它也能與弟弟妹妹一同分享這份母愛,它也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它不愿努力,不愿分享,為了自己的需求不擇手段,六親不認,最終它被自己的貪婪欲望給毀了。如果它能心胸寬廣一些,能理解北斗母豹的想法,就不會有這樣悲慘的結局。
自古以來,心胸狹隘的人不會有好下場。龐涓是狹隘的,他不愿孫臏勝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敗身亡;周瑜是狹隘的,他不肯諸葛亮勝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諸葛亮三氣吐血而死……
相反,心胸寬廣的'人,往往能成就精彩人生。
有一次楚莊王邀眾大臣共飲,請嬪妃助興,風把燭火吹滅時,一武將醉酒失態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莊王以一顆寬廣的心寬容了他,巧妙解圍。這位武將尤是感激,在下一次戰役中奮勇殺敵。楚莊王以寬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周總理理發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周總理去理發店理發,在理發的過程中,他突然咳嗽了一下,而不巧的是理發師刮壞了總理的耳朵,理發師很著急,也很害怕,連說對不起,一時竟然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周總理見此情景后說:“這不能怪你,因為我在咳嗽之前沒有告訴你啊!”總理的話沒有半點埋怨和責備,讓理發師如釋重負。周總理的寬容反映出他崇高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
貪婪和自私最終只會害了別人毀了自己。學會寬容吧!如果能夠多一點寬容,那么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