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童話讀后感200精選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普希金童話讀后感200篇一
從前有個老爺爺帶著他的老伴兒住在大海邊,過著貧窮的生活。老爺爺常出海打魚。有一次他向大海撒下網,奇怪的是,他網到了一條金魚。原來,那小金魚會講人話,只要老爺爺放了它,什么愿望都能為老爺爺實現。善良的老爺爺不要小金魚報答便放了它。可老爺爺的老伴卻十分生氣,要小金魚給她一直洗衣盆。老爺爺只好去向小金魚要。可老伴不甘心,又想要木頭做的房子。有了房子又要成為貴婦人,成為了貴夫人又要當至高無上的女王。這些越來越不合理的要求,老爺爺和小金魚都依了她,可老伴兒又一次異想天開,把可憐的老爺爺抓來,提出了一個越加蠻橫無理的要求:成為海上霸王,讓小金魚親自為她服務。小金魚再也沒說話,消失在了大海里。老爺爺等了好長時間,便悶悶不樂地回了家中。他抬起頭,大吃一驚:眼前還是破破爛爛的小茅屋,老伴兒再也不是帝王,只是一個貧苦的婦人,面前還是那只破木盆......
看完這個故事,我咬牙切齒。這老婦人提出了這么多貪婪的要求,自己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卻一點不為奔波勞累的老爺爺著想,只顧著她自己整天吃喝玩樂,想出一個個過分的需求來滿足自己,對老爺爺又是打又是罵。過上好日子一點也不知滿足,就不提為了自己的貪心而煩勞的老伴和小金魚,反而盡出那些難題給好心善良的老爺爺和小金魚。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個懶漢的故事:一個懶漢不勞動,只知道揮霍無度,終于成為了一個窮光蛋。他過上了沒吃沒穿甚至連睡覺都成問題而只有睡在公園的椅子上的日子。一天,他感到受夠了這樣窘迫饑餓的生活,便來到上帝那兒,讓他給自己一個永遠都用不完錢的袋子。上帝滿足了他,他便歡天喜地走了。。懶漢從里面拿出了一枚金幣,可他卻不買東西充饑,他怕上帝騙他,還是不停地拿啊拿,頓時金幣堆成了一座小山??蓱袧h還是不知滿足,知道他拿到了一千枚金幣時,便餓倒了。
為什么有這么多人不愿意滿足自己眼前安定的生活,而是一昧地希望能得到更高更好的“富裕豪華”的生活?這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是好,可是金錢再多也只是身外之物,很多人被金錢沖昏了頭腦,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而只是為了幾件漂亮衣服、高貴房屋、名牌車子……這樣真的值得嗎?你得到了這些的同時,可曾想想,你又失去了那些比財富重要一千倍一萬倍的友誼、親情、純真......金錢沒了可以再賺,可有些東西,你再努力再費心,還會再有嗎?
也許,權利和金錢會給我們一時的欣喜與驕傲,但那畢竟只是一時的美好,不可能給我們永遠的快樂,而且,不恰當的運用它們還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麻煩。只有真情才是最可貴的,它比權利更加堅實可靠,比金錢更加燦爛奪目!朋友們,珍惜現在美麗的生活吧,別像老婦人那樣,不懂得滿足,失去了才知道后悔!
普希金童話讀后感200篇二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普希金童話》,這是一篇世界文學名著。
這本書里講了許多故事,比如《神父和他的長工巴爾達的故事》、《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母熊的故事》、《勇士和天鵝公主的故事》以及《魯斯蘭和柳德米拉》等等。普希金在這些故事里鞭笞了假、惡、丑,歌頌了真、善、美!
在這些故事里我最喜歡的是《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普希金塑造了一位善良的老漁夫,一條知恩圖報的小金魚以及一個貪得無厭的老太婆。金魚一次次地滿足老太婆的愿望,把她從一個住茅草屋、僅有一個破木盆的窮婆子變成一個至高無上的女王,但她的脾氣卻越來越壞。由于貪婪和可惡,她最后又失去了一切,重返貧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的要求要有限度,適可而止.不要太追求奢華.一貫的依靠別人讓自己更加富有.更不能依靠別人來求得富有, 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創造生活. 依靠別人是不可取的辦法, 是不長久的方法。
在普希金的童話詩國王薩爾坦和他那光榮而力大的勇士兒子格維東?《薩爾坦諾維奇公爵》以及《美麗的天鵝公主的故事》里,有兩點是應該引起注意的:一是曾遭兩位姐姐嫉妒、誹謗和陷害的妹妹最終有了公正和圓滿的結局;二是創造了一個理想的、幸福的王國形象―島上到處是樓房,人人都富裕,小松鼠不斷地創造財富,勇士組成了捍衛島國的警衛隊。在沙皇專制統治和暗無天日的時代里,普希金能創作出這樣的鞭笞邪惡、憧憬美好未來的作品,實屬難能可貴。
《普希金童話》真的是一本好書,以后我要多讀這種書,讓我的知識面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