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方法之文學常識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之文學常識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之文學常識
知識點總結
"文學常識"包括:中國重要作家的時代及其代表作,外國重要作家的國別及代表作,文學體裁常識。
"重要的作家及代表作"是指在中外文學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作家、作品。這些著名的作家、作品,是畢業(yè)生應該掌握的。"文學體裁"主要指的是文學四分法所說的詩歌、小戲劇、散文四種體裁。
文學常識這部分的內容,知識性強,學習方法主要以記憶為主,但從命題的主旨看,并未提倡死記硬背,主要考查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能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就試題的內容看,往往是綜合性的,覆蓋面大,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系統(tǒng)知識,要想學好是不容易的。這就要求要牢固掌握這方面的系統(tǒng)知識,在復習的方法上,應當以文學史為綱來復習記憶。
常見考法
從命題的趨向看,今后以主觀題的形式命題,并且一般和默寫或古詩詞的欣賞結合在一起。考查的內容除一部分是課本上的外,還有一部分是課外的知識。關鍵是"重要"兩字,只要是名篇、名人,就可以視為"重要"就可以考,不管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
誤區(qū)提醒
文學常識的識記,最重要的是抓住重點、強化記憶。要從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個方面,從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中分別找出最能代表該時期(或國度)最有影響的作家作品進行記憶。一般地說,在中國文學中,小說、戲劇重于詩歌和散文,外國作家作品重于中國作家作品,歐美文學重于亞洲文學。值得強調的是,對作品的識記,不能只停留在作家名與作品名的水平上,還要對有關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題材、內容以及藝術特色等有一定了解。要把閱讀中外名著同掌握文學常識結合起來,脫離了閱讀,往往事倍功半。
文體知識的識記應明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種文體在不同時期的名稱及文體特點,在理解記憶上下工夫。
《種樹郭橐駝傳》(高一)
一、 文學文化常識
1. 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有《柳河東集》。
2. 文體: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散文。
二、 寫作手法
1。類比:
(1) 用種樹須“順天致性”的道理類比治民須順應百姓天性的道理。
(2) 用“他植者”勤慮害樹的做法類比做官者煩令擾民的做法。
2. 對比:將郭橐駝種樹“順天致性”的做法及結果和“他植者”勤慮害樹的做法及結果進行對比。
3. 襯托:(第二段)用其他種樹人“莫能如”襯托(或“反襯”)郭橐駝種樹技藝高超。
4。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第二段)以“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的正面描寫來表現(xiàn)郭橐駝種樹技藝高超;以富人及種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和其他種樹人“窺伺效慕”的側面描寫來表現(xiàn)郭橐駝種樹技藝高超。
三、 主旨
本文通過記敘郭橐駝“順天致性”的種樹經驗,形象地表達了治民也應順應百姓天性而不應繁政擾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