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學霸王云飛:曾寫下755字文言文滿分高
高考作為很多學子的人生轉折點,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因此很多的學子,在高考沖刺的階段努力地去學習,只為在高考的時候,能夠取得好的成績。而且每個學子在高考的時候,往往都會格外地細心,生怕因為馬虎大意而丟掉分數。
因為高考差一分,名次可能就會被甩到很遠。
要知道在高考中,最不容易拿滿分的就是作文,雖然作文不容易拿滿分,但是近幾年的滿分作文也還是出現了幾例。
我們這次要說的這個主人公,寫出了高考的滿分作文,不過與其他滿分作文不同的是,他是文言文寫的,而且全篇作文僅僅只寫了七百五十五字。
不光如此,這位同學寫的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在看的時候,居然還有30個字不認識,于是閱卷老師就把他的試卷,送到閱卷組長進行審閱,閱卷組長在看后,做了近兩千字的注釋。
那么這個傳奇考生究竟是誰,在他的身上又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
這個人就是王云飛,來自于高考大省江蘇,在江蘇省如皋中學讀書,他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雖然他的家庭情況普通,但是家庭的文化氛圍十分的濃厚,在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教他背誦唐詩。
因為王云飛從小的記憶力較好,加上他又十分的聰明,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古詩,從而也就導致了他的知識儲備量,在同年齡的孩子當中是最多的。
后來隨著知識的儲備量越來越多,他開始不只滿足于古詩了,向更為復雜的國學典籍進發(fā)。不光如此他還十分自律,他從來不需要母親去督促他的學習,自己就能夠合理地規(guī)劃學習時間。
正是因為王云飛從小就有著這些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他到了小學后,學習進度明顯要比其他的同學快很多,連教他的老師都不由地感嘆他是一個天才。
而到了初三時,當課本出現文言文的時候,他不僅沒有感到苦惱,反而還十分的享受,因為文言文的翻譯對他來說,就如同看白話文一樣的簡單。正因為如此,班上很多的同學,在文言文翻譯遇到問題時,都紛紛向他請教。
當然到了高中時,隨著功課的增多,也給王云飛帶來了不小的學習負擔,不過這種負擔還是很快就過去了,因為他自有一套有效減壓的方法。只不過他的減壓方法比較“特別”,那就是題海減壓。他在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后,還給自己買了很多的試卷。
在作業(yè)完成后,王云飛每天都堅持做完一套試卷才能入睡,有時候完成較快的話,他還會抽時間看一會課本。即便是在距離高考僅剩一個月的情況下,他也依然每天堅持這樣的習慣,不過到了高考前的一個禮拜的時候,他就開始不再繼續(xù)刷題了,反而喜歡閱讀一些和文學相關的書籍,一直到高考來臨。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高考那一天,王云飛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了考場。當時高考的作文題目是綠色生活,在他看到這樣一個題目時,腦袋里飛快地閃出了很多的想法,接著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了自己在文言文這方面比較擅長,就決定用文言文去寫。有了這個決定后,他沒有絲毫的猶豫,開始奮筆疾書,很快他就寫完了755字的文言文作文,然后他就開始去做其他的題了。
等到了交卷的時候,他便把卷子交了上去。后來閱卷的老師,在看他的作文時,最初看到不滿八百字的篇幅,原本是想放棄的。
可當閱卷老師掃到作文開頭的時候,就被吸引住了,因為開篇都是古文,還有較多的生僻字,于是閱卷老師將他的作文,交給了閱卷組的組長,來讓組長看看,組長看完也拿不定主意,就交給了專家組。
專家組看到,王云飛的這篇作文通篇都是由駢體古文完成,并且文采斐然、自然通順,感到十分驚訝。再加上這篇作文也十分獨特新穎,從歷史角度的發(fā)展來說明現代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問題。
這些亮點使得當時的專家組一致決定,給這篇作文打滿分,與此同時他滿分作文的消息,也隨之不脛而走,當時很多的媒體都在找這位奇才,但直到6月26日,王云飛終于露面了。
直到這時,很多人才知道他是如皋中學的學生,由于如皋中學是東南大學在南京之外的第一所附屬中學,使得負責在這個地區(qū)招生的東南大學校辦副主任馮建明,對這位奇才十分的有興趣,想招攬到自己的學校中。
于是,東南大學的馮主任立即將王云飛的情況匯報給了學校管理組,盡快和王云飛本人以及所在的中學溝通。最終東南大學決定預錄取王云飛,可能是為了防止王云飛被別的學校搶走,僅僅用了一天時間,東南大學就走完了預錄取的程序。
另外,在東南大學決定預錄取王云飛的時候,北京大學負責在本地招生的老師也有意想要將王云飛招到自己的學校中。可是當時東南大學已經搶在前面了,北京大學就此遺憾錯失了王云飛這名文言文奇才。因為王云飛表示,自己已經和東南大學達成了承諾,做人還是要講求誠信的。
而王云飛在進入東南大學后,卻令人意外地選擇了土木工程專業(yè),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總之,王云飛同學憑借一篇文言文滿分高考作文,順利地進入東南大學,實現了十多年寒窗苦讀的求學理想。但最后卻頗為“功利”地放棄了漢語言文學,選擇了土木工程,這期間的況味,可以說令人深思。
古人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或許在學業(yè)上也是如此吧。到底是選擇喜歡的專業(yè)深造,還是選擇熱門的學科發(fā)展,這對每一個面臨高考的高三學子來說,顯然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但我還是希望,對于理想這件事兒,同學們應該多一分執(zhí)著,少一分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