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貧窮的宿命高三作文
大山,貧窮的宿命高三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山,貧窮的宿命高三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山,一座搭著一座,爬滿了腳印,浸滿了汗珠;對我們而言,也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殊不知,這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背后,困住的是一個個充滿了渴望而又奈的心靈。
我們欣賞的風景,只不過是一堵圍墻。
——題記
太陽拼命地燒著,縱然汗水泛濫也無法將它澆滅……
在一丘田的田埂下,碼放著一堆生柴;粗細均勻,而且很多。他坐在柴堆上,靜靜地看者不遠處,大口大口地呼喘著。他剛從山上把柴搬運下來,瘦弱的身軀,沒有九牛二虎那么大的力氣,但他硬是連拉帶踹地將柴拖出了山林。他勝利了,那滿是刀傷劃痕的柴,便是他的戰利品。然而他并不喜悅。在他稚氣的臉上,除了汗水蒸干后留下的小白色顆粒外,再無其它的什么;因為這是他的生活,他不想承受,但有逃脫不了的——生活。
“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了,我得多砍些柴”。他默默地在心里盤算著;清風撫過,樹枝和諧地搖擺;他低著頭,專心致志地拈著身上的草籽兒。當最后一滴汗水蒸干,涼意悄悄襲來。他跳下柴堆,在原地蹦了幾下,用手拉彈著身上這件長滿毛球的褂子;看著拈在地上的那堆草籽,他抿了抿嘴唇;檢起冰涼的柴刀,在身上別好。便碼上一柴叉的柴,扛著回家了?;丶业穆夫暄哑閸纾珜λ?,根本算不了什么;因為他是農家的孩子,因為這兒——大山是他的家;寧靜祥和、美麗,卻并不富饒的家。
是的,他的家很窮;雖不是家徒四壁,但卻比家徒四壁好不過多少。因為他還有一個小他兩歲的妹妹和一個小他七歲的弟弟,一家五口人就守著不到半畝的糧田過活。一年的糧食總是吃不到頭,迫于無奈的父親只好四處奔走,到處借糧;受盡了鄙薄和屈辱……
那一年,剛過完初一,他父親便去了福建;母親告訴他說是去打工,他——茫然不語。自此以后,便只留他們母子四人艱難地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那年,他上四年級,這個家里里外外的活,幾乎全部由母親一人包攬。夙興夜寐,天天如此;倘使碰上農忙,更是不可開交;日子反反復復,真不知何是是個頭。父親去的第二年,給家里寫了封信;母親識字不多,便叫他一字一句地念給她聽。伴著顫抖的聲音,他終于把信念完。母親幾欲奪眶而出的淚水,此時已如斷線的珠子再也控制不住。他沒有落淚,只是喉嚨里緊憋著一股氣,無法呼吸。想到今年父親不回家過年了,他真的好傷心。但小小的.他心里明白,如果沒有父親在外面的勞累奔波,“上學”對于他和妹妹而言,只會是一種奢望。他呆呆地坐在屋檐下,透過裊裊炊煙看著遠處幢幢大山,在心底默默地為千里之外的父親寄去祝福,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回過頭,他告訴自己,一定會象父親說的那樣:好好讀書,將來走出大山做個有出息的人!
這一年,他上了六年級,妹妹上四年級,兄妹倆學習非常努力;每年的三好學生獎狀,他們都把它貼在了堂屋的墻壁上。今年墻壁上又多了兩張,他們想象著父親回到家后夸獎他們的樣子,父親一定會很高興的!時間過得很快,幾乎是一夜之間,院子里的那棵李樹全都變成了禿枝。待他將田埂下的那堆生柴扛完,已是寒風刺骨,霜掛枝頭,正是臘月中。千盼萬盼,他終于盼來了父親;那個傍晚,父親風塵仆仆地趕回了家,還帶了一大堆七七八八的東西。第一次,一家人圍著火坑(農村用來升火做飯,中間常放一個金屬三角架的那種)坐著,有說有笑,其樂融融。他覺得這一天是他最開心的日子,也是他們家最開心的日子……
寫對聯,打糍粑,清理陽溝,打陽塵(農村每年年底進行的一次大掃除)…… 熱熱鬧鬧地過年了!大山里的年過得樸素,但卻很溫馨;鞭炮聲中辭舊歲,嬉笑言開迎新年。然而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暫的名;時間馬不停蹄地奔跑,美好的時光給人的感覺總是那么短暫!呼出的空氣還縈繞在眼前,泥巴和著雪水的院子里又悄悄地糊出了一行遠行的足印。這一天是正月十八,父親說這一天出門吉利,便帶著晚上收拾好的行囊早早地出了門……
大山仍在沉睡,那爬過山岡的清風便是它在呼吸;奈何?怎么也撩不動那遠行的足印…!
雪化了!在這連雪都不肯多下的山旮旯兒里,他——在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