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怎樣達到55+?
全國一卷考生,語文 139 分考入復旦,作文模考可以穩定在 55+。
我自身對語文很有興趣,從高一開始用電腦制作作文素材,高三時在家復習時間多,高中畢業時整理已經有 16 萬字。
我對高中作文有一些心得,從筆記整理出高中自己的作文大法,希望能對看到的同學有所幫助。
文中會介紹一些議論文說理的技法,同學們記得仔細看。特別是一些學校教學不太好的同學(比如我),這些都是我看網課學來的和自己總結的,學校老師根本不教。
前言
首先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也就是「思」。那么思想和觀點是怎么來的呢?
一是「讀萬卷書」,在閱讀中逐漸領悟人生和解讀世界,這就是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是在生活中感悟和反思,耳聞目睹的事情都會引發我們的思考和反省。
其次就是把思想和觀點用文字表達出來,也就是「寫」。重復練筆,多次練筆,我們才能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學會用文字把思想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謀篇布局,選擇材料,文字鋪陳,這些寫作技巧都需要在練習中得到錘煉和提升。
所以,寫作是「思」與「寫」的結合。
一、方法
1.積累題目
我經常在各種素材雜志看文章,積累一些精當的題目可以在考場上套用提分:
《筑(體育)之基,強少年之國》
《少年何以強,(強體)必為先》
《邁(小康)之圖,展(山河)時代》
《融己于群,匯國宏圖》
《前路漫漫當篤行,(初心拳拳)應銘記》
《用(心)(濟貧),以(行)(濟困)》
《執(科技)之燈,照(扶貧)之路》
巧組詞匯:
《承重,方可出眾》
《辛苦非苦,安逸非益》
《校訓可「撞臉」,發展莫「撞車」》
……
可以擴寬思路,幫助構思。
2.設想成文
如果遇到好句,可以設想如何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以下是我的一些零碎小筆記,希望可以對各位的作文筆記有所啟發。
萬能句:
前有古人星光燦爛,后有來者群英堂堂,繼往開來,且看來日,舒天朝暉,磅礴東方!(結尾 or 論述青年人該怎么做)
山河猶可期,他日必將展現華夏民族的幅幅驚鴻。(結尾展望)
(前文舉例成就)發自內心的一張又一張笑臉,凝聚成共和國時代前所未有的自信與幸福。(這是我為小康主題準備的句子)
當我們在小我與大我的選擇中徘徊不前時,我們聽到了它的聲音;當我們在利己主義的時代沼澤中不可自拔時,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里的「它」指的是中國精神一類)
歷史總會這樣演繹,走過百年泥濘坎坷,才能迎來今日光風霽月。
攤開現世卷軸,泛黃的書頁里溢滿了(普通人對民族沉甸甸的擔當):(舉例)退伍軍人楊善州十年出入山間,為祖國華誕獻上萬畝林場;申紀蘭扎根西溝偏遠村莊,兩鬢斑白時終見荒村入小康。
時代幕布之下斟滿了意味不明的絮語,有人……(傷春悲秋憐惜自身),有人……(背棄責任自詡瀟灑)。(舉例不同人的想法)
3.整散訓練,短句訓練
這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我想如果我做語文老師的話,我會這樣訓練學生寫作文。
我不是什么天賦型寫手,只能多花點心思了。
以下是一段比較粗糙的整散訓練舉例:
什么是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翻雪山,過草地,艱難險阻不生畏,跋山涉水不言敗的長征精神;中國精神是勇斗爭,敢赴死,民族大義存心間,前赴后繼保山河的抗戰精神;中國精神是不放棄,克艱難,任勞任怨獻青春,隱姓埋名創新高的兩彈一星精神;中國精神是戰激流,抗風雨,視死如歸上前線,風里雨里守中華的九八抗洪精神;中國精神是促團結,為發展,堅持不懈破凍土,千里萬里成通途的青藏鐵路精神;中國精神是獻愛心,送溫暖,齊心協力復發展,團結一心救災情的汶川抗震精神;中國精神是不言敗,再出發,超越自我展新風,十年磨劍再輝煌的女排精神;中國精神是探未知,問蒼穹,東方一曲響神州,嫦娥九天赴明月的航空航天精神;中國精神是人心齊,泰山移,百川匯流勇抗疫,勠力同心克時艱的抗擊新冠疫情精神!
這樣做的好處不用我多說:開闊思路、開闊思路。
在考場上如果太緊張可以直接背來用。
4.靈活化用素材
(1)化用句子。
比如說如果這次的文章寫得比較偏古風,涉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時可用——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同一座花園里的花朵。
那用到作文時就可以把它古言化——身若伏波,與子同海。若為落木,與子同枝。若為蘭草,與子同室。
(2)引用句子。把短句糅合到自身的論述來。
比如「協和萬邦,兼善天下」的中國智慧;「以義為利,舍我其誰」的中國擔當。
能使論述精準,閱讀體驗更佳。
這部分還是要靠大家自己多琢磨啦。
5.議論文文段六大方法
(1)假設:例子+假設+結論
起初,無產階級文學奠基人高爾基并不是一門心思做文學,他年輕時被合唱團錄取,但還是放棄歌唱,拿起了戰斗的筆。設想一次,如果他被眼前的利益誘惑,一門心思投入歌唱,那么世界上就少了一個偉大文學家。由此觀之:人生的道路要慎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舉例論證,切題、確切、簡潔、新穎
① 正反對舉法
② 單例(1 個詳細)組例(3 個或以上)結合法
(3)引用論證
① 疊加式:名言+解說
「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國家亦是如此,沒有十全十美,卻有長青的信仰。
② 嵌入式:融合到句子里,變成句子的有機組成部分
當虛擬越來越現實,冷靜的分析與正確的態度至關重要。一味投入與一味排斥只會「大道如青天,我獨不能出」。而適當保持距離,用「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態度去選擇,終會「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守望現實,涓涓不雍》
(4)歸謬法:引申論證
① 假設對方觀點正確。
② 引申推導。
③ 得出荒謬結論,反駁對方觀點,間接證明我方觀點。
比如:禁止男女一起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