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高考作文三位歷史人物你寫誰?老師范文來了
7月7日上午11點30分,2023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正式結束。面對風格大變的作文題目,部分語文教師波瀾不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文如何入手,怎樣寫能得高分?河北唐山一中資深語文教師吳國梁進行了分析,并寫下范文。
2023全國卷I作文題目:
(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高考作文,尤其是全國卷的作文題,在命題時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斗精神。
全國Ⅰ卷作文題“歷史人物評說”,材料有齊桓公、管仲、鮑叔君臣合作、共成霸業的歷史性陳述,有后人對歷史人物的不同評騭,讓學生感受歷史,品評人物,觀照現實,思考個人發展,從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汲取精神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個人品德修養的提高。
從2023全國卷I的作文材料來看,我們有以下直觀的感覺:
一、與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
二、理解闡述角度多元,不難為學生;
三、宏觀微觀相結合,可小可大。
四、以古切入,旨在喻今,現實意義是目的。
要想寫好2023全國卷I的作文,同學們需要對材料進行多層次的分析。
這依然是一篇帶有強烈任務驅動的新材料作文,從材料層次來看,分為兩層,一層是同時代的當事人齊桓公、鮑叔與管仲,另一層是孔子、司馬遷這兩個后時代的評判者。第一層中的三人相當于具體事跡,第二層中的評判者的觀點看法相當于對第一層三人事跡的褒揚性質的定性結果。同學們審題立意的重點自然是在第一層的三個人身上。
從齊桓公來講,他與管仲是有仇隙,但這種仇隙并不是私人恩怨,所以他最后任用管仲,可見其不計前嫌的包容大度;他懂得管仲各為其主時候的忠誠,也能聽取鮑叔的正確意見,可見其能從全局著眼而不被情緒左右;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給管仲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優秀平臺,又體現出杰出管理者選才、用才的卓越的大局觀。可寫角度:大度,感情與理智,知才更要用才,格局決定發展等。
從鮑叔牙來講,管鮑之交一直是流傳千秋的佳話,而在材料中,他有知人之才更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管仲的才能,所以不避自己與管仲的私交,不懼桓公對管仲的怨怒,以家國為重,名利次之,直言推薦管仲,可見其正直,也是最值得敬佩的朋友;而管仲被重用之后一,鮑叔又謙卑地甘居其下,不嫉賢妒能,是一個優秀的伯樂型人才,像管仲這樣的“千里馬”常有,而鮑叔這樣的“伯樂”則不常有,所以鮑叔這樣的人才無論對國家還是人才,都太重要了。可寫角度:真正的友情,知人與自知,公利與私利,伯樂的重要性等。
從管仲來講,原為囚徒,但他之所以能被齊桓公重要,最主要的原因絕不是因為他與鮑叔有“關系”,恰恰是他不世之才華改變了命運,所以,如果沒有硬核實力,所謂“關系”真的不值一提;他感恩于鮑叔的舉薦與桓公的信任,勇于擔當,為國盡忠,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讓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不但實現了其個人價值,也讓齊桓公以及齊國在青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寫角度:實力才是硬道理,人才的重要性,忠誠與擔當,小我與大我,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等。
具體到考生來講,理論上三者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寫,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最容易的還是從管仲或鮑叔的角度來寫,如果以齊桓公為發端,恐怕絕大多數同學缺乏高層領導人的眼光與閱歷,很難寫好,硬寫出來特別容易空洞無物喊口號。
本次作文的任務要注意“讀書會”與“發言稿”的深意:
讀書會,暗示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結合自己在讀書中積累的課外素材,可以聯系現實,可以展望未來,可以拓展到其它行業領域,有積累,有思考,能夠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爭取寫出考生的才情與見識。
發言稿,意味著要符合發言稿的基本形式,要注意發言者本人身份及聽眾的知識層次及身份,在選擇運用素材以發言的語言風格上,都要做到恰到好處,既不宜過于口語化,也不宜過于晦澀難懂,要有讀者意識,注意聽眾(讀者)的接受習慣。
教師范文:
大江大河,我為潮流
吳國梁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發言的題目是《大江大河,我為潮流》
古人有這樣的說法:“人身之所重者元氣,國家之所重者人才。”“得士則強,失士則亡。”
孔子這樣感嘆:“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我從管仲身上,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對于人才的評價,絕非虛言!
想一想管仲,剛才還是腦袋隨時可能落地的囚徒,轉眼就成為了輔佐一代雄主的重臣,這樣華麗的逆襲,再高明的小說家也不敢編,可真的就在管仲的身上發生了。
不要說因為鮑叔為他說情,如果管仲沒有“匡扶天下”之才,鮑叔說破嗓子也沒有用,正因為管仲有不世之才,恰恰符合了齊桓公稱霸天下之志,管仲才華麗逆襲。
時代的大江大河,波瀾壯闊,有足夠大的舞臺讓人才展示才能。
就在今年突如其來的“抗疫”中,有一位84歲的老人,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憑借“以天下之公理,滅一己之私情”之“有我”精神,憑借“以公滅私,民其允懷”之“無我”擔當,成為濃濃陰霾中最美的逆行人!
他的高,他的偉,他的潔,他的堅,絕沒有辜負他的名字——鐘南山!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知識淵博,專業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勇于擔責,敢說真話;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救民于水火,救國于危難——我們一直在尋找讀書之用,教育之本,不就是這些嗎?
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 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
這,是我們對國士的崇高贊譽,更是對自己成才之路的無限憧憬。
同學們,管仲無疑是那個時代絕對國士,鮑叔以國士薦之,齊桓以國士待之,管仲則以國士報之;于是,“管鮑之交”“春秋五霸”等佳話流傳青史,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大江大河,有怒雪潮流,有滾滾中流,有滯后尾流,有旁側支流,有渣滓逆流,也有悄無聲息消失的時代棄流——我們要做哪一種“流”呢?
魯迅先生曾說: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我們的奮斗,我們的命運,就是這個時代的奮斗與命運!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九萬里風鵬正舉,鴻鵠志在山萬重!
讓我們像管仲那樣,做一個時代的杰出人才,將“小我”融入到“家國”的時代潮流中,實現屬于時代的人生價值吧!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