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chuàng)?dāng)高一作文
談?chuàng)?dāng)高一作文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談?chuàng)?dāng)高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題記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入,終疏九河入海;商鞅變法,落得五馬分尸,卻至死不言悔;昭君出塞,“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個弱女子撐起了大漢半邊天。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主動擔(dān)當(dāng)?shù)娜恕7吨傺驼f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確,他也是這么做的。范仲淹放棄京城的歌舞升平,主動要求到邊塞去戍疆,他到邊塞后,嚴(yán)格治軍,使敵軍十余年不敢進犯。后來,皇帝要拜他為宰相,這是多少人心馳神往的官位。但范仲淹拒絕了。他認(rèn)為天下蒼生才是他義不容辭責(zé)任,只有邊境安寧,國家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范仲淹心懷天下,雖放棄了相位,卻不遜于任何一個宰相。甚至連他最后臨終留下的`《遺表》也全是對天下蒼生的掛念,對私事一字不言。
清末的時候清政府一口氣簽了一百多項不平等條約,喪權(quán)辱國,民族危亡。國家生死關(guān)頭康梁不畏犧牲公車上書掀起維新變法。但是變法失敗了。譚嗣同仰天長嘆:“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慈禧下令誅殺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沒有逃跑,他說:“各國變法無有不流血犧牲者,今中國變法,流血犧牲,自我輩始。”于是他“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赴了斷頭臺。是什么讓先進的中國人前仆后繼,不畏流血犧牲?沒錯,是擔(dān)當(dāng)!正是因為心中的信念使得無數(shù)愛國志士為中華民族為國家興亡甘死如飴。就像夏明翰說的:“死了我一個,還有后來人。”正是因為先賢們視死如歸般的擔(dān)當(dāng),才得以推動了這個龐大而古老的國家在黑暗中摸索,在近代的屈辱中成長,不斷向前進步。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于是乎有人說:“以天下為己任只是大人物的事,與普通人無關(guān)。”我以為大謬!德國有這樣一句話“納粹殺共產(chǎn)主義者,我不是共產(chǎn)主義者,我不說話;納粹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能起來為我說話了。”它告訴我們要敢于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敢于挺身而出,生活沒有旁觀者,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每個人都可以有,應(yīng)該有,必須有自己的擔(dān)當(dāng)。羅陽用生命詮釋擔(dān)當(dāng)含義。為了早日讓飛機在航母上起飛,羅陽堅持親力親為,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即使身體不適,也從未停下來。重重困難擺在羅陽面前,可是他卻說:“外國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國人同樣能干成,而且還能干得更好。”他總是勞心勞力,不知疲倦的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你雖然倒下了,但中國的強軍夢正在起飛。楊善洲兩袖清風(fēng),扎根大亮山,義務(wù)植樹22年,將5、6萬畝林場無償捐給了國家;徐本禹家境貧寒,卻放棄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去支教,用知識點亮鄉(xiāng)村;白禮芳奉獻了自己的全部,沒有登上“感動中國”的舞臺,但他卻用實際行動感動了整個中國。他們都是普通人,卻因為有一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心而感動無數(shù)中國人,變得偉大,變得令人尊敬。他們的一舉一動改變的不僅僅是那些被幫助的人,還有13億國人顫動的心。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天下的興亡,匹夫亦有責(zé)任,湘水之濱的才俊更應(yīng)“責(zé)立湖湘,任當(dāng)天下”。因為社會就像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zhǔn)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