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一作文匯總九篇
關于高一作文匯總九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作文 篇1
好久沒有回到曾經的那個小鎮,印象中的小鎮有著我許多快樂的童年時光。
是怎么搬到小鎮的?又是怎么在那度過看似短暫而又漫長的六年的?這些細小瑣碎的小事一件經不起推敲,且無需過于執著過問。
小鎮很小,巴掌大的地方很容易留下清晰的回憶。橫走過一條窄窄的水泥小路就到了幼兒園。在兒時,幼兒園時那么的大,比小鎮都大。而關于幼兒園有關的記憶又是那么的少。只記得某天下午,最后一節課老師在教折紙,我笨手笨腳地擺弄著手中的紙,一雙眼睛卻不斷地瞟向窗外的人群,因為姐姐說要來接我。在聽到老師說把這好的紙放進柜子里的時候,我慌張地把紙塞進柜子的最里面,抓起書包趕緊在那擁擠不堪的人流里尋找姐姐。
父母總是很忙,印象中他們很少回小鎮看我。每天放學后基本都是我獨自一個人溜達回家,回到那低矮而又黑的屋子里,奶奶照例不在家,我會照例地端出鍋里暖著的飯,一個勁地往嘴里送,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電視機里的動畫片。
我說過,小鎮是那么的小,誰家里的芝麻小事誰都明明白白。于是,有一天下午溜達回家路上,到小路的盡頭時,聽到鄰居說:“趙小曼,快跑,***媽回來了!”起初我不信,以為在和我開玩笑,仍慢悠悠地晃著,可心臟莫名其妙地加快了速度,我努力地控制得漫不經心,可腳下卻悄悄地加快了腳步。
住在我們家對面的阿姨一名醫生,她有個在小鎮都很出名的兒子,我很少與他家有交情。女醫生隔壁家住著一對退休老人,他們很喜歡我,放假時經常去他們家玩。老奶奶在清早時候,常常會端著一碗稀飯,碗里放著甜絲絲的黃色蘿卜干,站在家門口與來往的人聊天。每當看到我上學,就會夾一塊黃色蘿卜干給我。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吃甜絲絲的黃色蘿卜干。來到南京以后也不斷地尋找那種甜絲絲的、黃色的蘿卜干,卻總也找不到那種味道的蘿卜干了。是那個時候的蘿卜干好吃?還是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
再次回到小鎮卻是塵土飛揚,雜亂不堪,到處都畫著大大的“拆”字,與幼時的記憶完全不同了。我和母親說,這里以前是個小賣部,剛開業的時候,姐姐還帶我在這里買過“大大”泡泡糖,挨著小賣部的是一家湯包店,他們家的湯包是這條水泥路上最好吃的,還有啊……
有太多的回憶在這個小鎮上沉睡著,然后被我一點一點埋藏起來。
再也不會在上學的路上偷摘人家的梔子花,被發現后跑得老快、老遠;再也不會為了買零食,父親給我五塊錢,買了兩塊錢的東西,只找回了兩塊錢;再也不會聽到姐姐說小孩不能多吃口香糖,說什么有個小孩就是吃口香糖肚子長蟲子的,因為姐姐小氣不想買給我吃,于是就騙我。
忘了告訴你們,小鎮的名字叫過船鎮。因為小鎮的水泥路盡頭有一條連接著長江的小河,小河上有一座水泥橋,會有一些打漁船從橋下穿過到長江去打漁,我也是在小鎮生活六年后,經過這座橋到南京的。
明年也許這就將成為南京城的一部分,我要抓緊時間好好感受這民風淳樸的小鎮,使它能在我的記憶中永存。
高一作文 篇2
夜幕降臨,我看見了滿天繁星散發著光芒,直射到地球。
最近翻看著小時候留下的回憶。一個紙盒子里都裝著寶貴的東西,那都是每個階級段留下的回憶。翻開之后才發現好多好多都已淡忘了,要重新拾起。我翻到了小瓶子,里面放著五顏六色的小星星,閃閃發光。我突然想起初中時班上最流行的折星星,沒多折一顆似乎都有著不同的意義。班上的女生都瘋狂的買折紙去折星星,又似乎都希望能裝滿一瓶。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共同散發著美麗。這滿滿的一瓶,我并不知道到底折了多久,只知道現在以后都會陪我很久。我會把它放在桌子上,夜幕降臨時,即使天上沒有繁星,而我的房間里卻可以繁星點點,去擺脫黑夜帶來的黑色恐懼。
今天并不是一個好天氣,夜幕降臨時并沒有星星,我獨自一人在房間里,天上沒有星星,可卻發現那個放在桌子上星星瓶子閃閃發光,我不知過了多久,它還依然發光。因為可能是的光失落在這個瓶子里了吧!又照亮了我的房間,不再孤獨,星星總是美好的,一個星星或許是一個球體,都會存在,都會有光芒,那么那個人亦是如此!
天上沒有光芒,因為所有的星星都灑落在地球上,灑落在心中最美好的地方,那里閃閃發光!
高一作文 篇3
靜穆籠罩著所有的一切,斜風中遠處飄過蝴蝶云,一朵又一朵,那般輕盈,輕盈卻遙不可及。
我,甩開披在肩上的黑發,盡力,拖著疲憊的身子向那方挪動。不知過了多久,我就是這個傷痕累累的女孩兒掙扎著站起來,回頭望,月光下滴滴殷紅的鮮血卻射出眩眼的黑線,我轉過頭,躲避著一切——只為剛才那致命的一擊,淚水,就在轉身那一刻,孤獨地落下了,嘴邊,咸咸的味道。
忽然間,夜空恰似一潭湖水,早已不見了剛才朵朵云,我恐慌叩問上帝,“我真的是這平淡世界的悲慘兒嗎?”沒有答案。
我癱坐在松軟的草地上,血依舊在流,無助的淚水泉涌般下落,抬頭望那白天昏暗而夜晚明凈的出奇的天,我忘記了疼痛,剎那間夜空中,閃出一對銀狐,周身發出一種神奇的光,頭上戴著金色的王冠,它們追逐,它們大腦,它們留下一串串腳印和甜蜜的笑聲;再看,又有鳥雀聚在一起,挑起團體舞,盡情地抒發著自己心中的熱情……忽然,我看見了一只麒麟,和我一樣滿身傷痕的麒麟,它哀鳴,它無助,它一邊舔著傷口一邊向前走,它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卻又一次次掙扎著起來,它淚流,它哀嗥,可就是一次都沒有放棄,我哀嘆,搖頭,不再關注。
莫名其妙的,雪開始降落,冰封了不知幾千年,將我鐫刻在古老的巖層間,我成了雕像,不知了痛,忘記了傷,停止了咸漬的淚……
留下了一尊雕像!
于是我沉默了,這個世界對我來說已失去了任何意義,只有在這兒,我和我的心才會被亙古不變的冰封埋藏。
可就在我準備將所有的一切盡含眸中時——閉眼時,天空中出現了一束亮光,一聲巨響劃破了心中的寂靜,世界,整個世界開始崩解,可我依舊站立著,期待著恐懼再次襲來。
“孩子,抬起你的頭,傾聽你的呼吸,用自己感動的淚水融化你的冰層,用你的振翅打動冰神,感謝它,感謝它給了你片刻的寧靜,但你仍舊要活過來,回來,我的孩子,快,轉過你的頭,”她的聲音變得十分焦急,“快,看你身后是什么…”我埋藏了幾千年的淚水奔騰而出,冰飛雪崩……
轉身,風干了那淚水,我的不遠處,我不敢相信,我的不遠處是春天,不,怎么可能,這一定是在騙人,我使勁揉著眼睛,以為自己看差了,可我錯了,春花的紅殷和嫩柳的翠綠告訴我,這是真的!
我,鼓足了勇氣,邁出了步子,站在春冬的交界線上,剎那間頓感全身一片輕松,我忘記了疼痛,終于淚又奔了出來,我掀起你彌漫風塵的隔間簾;“東邊是冬,西邊是春,請向你的反方向邁出步伐,看,陽光也在微笑!”我抬頭,果然……
高一作文 篇4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大概是想寫這么一篇雜記。
昨天去圖書館看書 不經意的 看到了三毛的《你是我的不及的夢》 覺得挺 高大上的。后來我沒有借。不知道三毛那時候是怎么想出來這個標題的 我也是覺得找一個 好的標題 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最近在忙學生會的事情 也不知道 是為了堅持什么 一直睡不好的我 昨天晚上 忽然夢見了以前初中喜歡的一個 很帥氣的 男生 雖然他家就在我家不遠的地方 但是 還是覺得 再也不會 見到他了 這是一種 很奇怪的 思想。
現在不想帶標點符號 其實也沒有說什么意思。 其實我也是不能忘記這個的 一個人的初戀是什么呢?是夏日陽光灑下去光芒的側臉 還是風扇下轉頭看向的那個座位 現在是 沒有那種感覺了。 正如他們說的那樣:“我在不停的變好,也在 不停的 變老。”恐怕我現在也是老了吧。表面看起來越來越冷漠的我,事實上,還是那個在心里羅里吧嗦的小屁孩。我其實一點也沒有成長 只是 學會了更好的掩飾自己而已。不想要再去維護一些人的關系 也不想再獨當一面 可是現在看來 恐怕不行了。記得以前我很想自己去獨當一面 以前會什么都不怕的背一個包東南天北的跑,現在反而不了。現在開始會怕一去不回。其實我能怎么樣呢,這樣的生活也很好了吧。但是我想要更加好的生活。想和安東尼一樣。去見識更加多的人。而不是在一個城市呆到老,呆到死。
這多可怕。
貳 [但是 我 覺得 生命還是很重要的 ]
剛去逛了一會兒小荷。也不知道在找什么。
看到一個題目被別人寫了很多次,不知道有什么意思。但是還是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小時候撿到過一個很漂亮的鵝卵石,現在也不知道丟在了哪里。和我們很多人最初的本心一樣。
每次做眼保健操的時候,那熟悉的音樂總會讓我覺得我還在初三。我覺得,那就是了。整個青春的最佳背景音。
也看了很多青春片,感覺,沒有《那些年》好看。
心情最近很煩躁,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太熱的緣故。
媽媽最近身體不太好。希望她能趕快的好起來。
不要問我為什么最近笑容少了。因為不想再強迫自己。
想要好好的回想起來那個少年。
那個靠在窗臺回答別人問題的少年,那個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少年,
那個在我哭泣的時候遞給我紙巾的少年,那個陽光微笑的少年,
那個無論什么時候都很帥氣的少年,那個無奈又耐心的少年,
那個,終將消失在我生活中的少年。
我以為自己可以很清晰的想起你,后來我發現,并不是。就像并不是每一個美好的瞬間都會被記住那樣。我也并沒有記住你。
但是有過你的每一個夢 都很 很 很 很美好。
在車站等車的時候,忽然想到自己以后消失的話,要怎么辦呢。后來想想,以后自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呢。
就這樣在心里自言自語了起來。
真是一個神經質的人呢。
叁 [你不要變 我不要變 這不可能 ]
聽說安東尼的書要拍成電影了。有點奇怪 為什么那樣平平淡淡的小日記要變成電影。我很喜歡這個小日記 所以我一定不會看那個電影。
安東尼說 ,他的書那么素,不會過時。其實我覺得,無論是什么板式,我都會喜歡的。就像習慣了一種味道,再換可能沒有那么的容易。
最近受的打擊有點大。年紀排名跌了很多。自己也在猶豫要不要去當理科生。但是如果是自己選擇的東西,就要去承受并為之好好努力。下個星期就要競選主席了,要好好努力了。不要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說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訴你。我有那么多的委屈那么多的遺憾那么多的美好,在余生后的每一天,都沒辦法與你分享。真是難過。
你是我的夢。這個已經夠殘忍了。可是,卻還有不及。
三毛真是個標題秒殺者。
我的書架上,有那一本書。
盡管我從來沒翻開過。
我喜歡你,那么多年。
盡管你從來沒有對我著迷。
高一作文 篇5
有個小小的村莊,住著寥寥幾戶人家,在深夜里偶爾傳來幾聲凄凄的犬吠。
深夜,一戶人家燈還亮著,昏黃的燈光如同虛弱的病人在一咳一咳中消磨著時光,爐子上的水壺“咕嘟咕嘟”的響著,卻沒有人把它拿下來。
“爸,我要出去,去城里。”兒子咬著牙說出這句話,沉默許久,父親才開口:“行,多回來看看就行。”“我不會再回來了!”兒子幾乎是吼出這句話,父親正在用抹布擦拭著肩膀的手突然停了,猛的把抹布扔到兒子身上,肩上被繩子勒的而露出的鮮紅的肉似乎也隨脖子上的青筋跳動起來,兒子卻提著早已打包好的行李在漆黑的夜里頭也不回的走了。
幾個月前,父親用肩膀馱起了他,讓他高過新建學校的圍墻,交不起學費的他只能用這種辦法,可老師的一聲怒喝,使他感覺腳下父親的肩膀一抖,他便直挺挺的摔在了地上,從此,他恨透了這個村莊、貧窮的父親以及他那一抖的肩膀。
走出村莊,在外幾年,摸打滾爬,遭受了各種白眼和磨難后,他有了自己的小房子,有了穩定的收入,只是他真的沒再回過村莊。
情人節那天,他和女朋友一起買了昂貴的電影票,去看那種悲悲戚戚慘慘的電影,電影播放期間他抬頭望了望,便像觸電般想起了父親,以前父親總會讓他坐在肩膀上,跑到鄰村去看一年才有一次的戲,那是個“露天大劇場”,漆黑的天空就是塊大大的幕布,那時幾個村的人都在,人自然就多,可“坐的高看的遠”,他總不會落下每場戲。戲后他興趣未減的問著父親戲的內容,父親答不上來,只一個勁的附和著說:是,是這樣的。只是那時的他還不知道,前面人頭攢動,父親馱著他滿面汗水怎么看得到。。。。。。想到這兒,他哭了,在漆黑寂靜的電影院他掩著面無聲的哭了。
回到家,他的小房子又停水了,他低聲咒罵,只好提著塑料小桶去樓下接水,在黑暗的樓道里,他又想起了父親。那時家里沒水,幾個村子用一口井,父親早早的就去井旁排隊,家里沒有扁擔,他就用繩子,在兩端各綁上鐵桶,再從脖子那往肩上一套,“吱呀吱呀”的就回來了,那粗粗的繩子啊,總能把他的衣服磨破,讓他的肩上滲出血來。想到這兒,兒子也不再去提水,他想省去那些煩雜的事,早早睡覺,明天回去看看父親。
回家了,他的仇恨也因為愛與思念消失不見了,回家之前,他千挑萬選最后為父親帶了瓶云南白藥和潔凈的紗布,并且根據記憶中父親的身材買了件外套,才坐上了歸家的車。
回到家,站在門口,他思量著怎么開口,背后有人拍了他,他轉身一看,這就是他幾年來都在想念卻因為執拗而不肯見的父親啊,他接下父親肩上的水,父親兩手顫抖。嘴上一個勁說:“回來了,回來了啊……”
家里依然昏暗、臟亂可又親切。他幫父親脫下背心,用云南白藥一點一點幫父親處理那綻開的肉,父親不會叫疼,可那皺著的眉卻深深刺進他的心。
他給父親穿上了外套,也遮住了那已包好的傷口,但那些歲月帶來的傷痛又怎么遮得住呢?
父親的肩膀是一個艱辛生活的縮影啊,可那心靈上的傷痛卻比肩上的傷更難愈合吧。
高一作文 篇6
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確實不當,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愿成全她的母愛罷了。這就是懲罰,以至于她的慘死也成了宗教懲罰的象征,對這種違背道德做法的懲罰。即便安娜對大她20歲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而對伏倫斯基是真正的愛戀,也為世俗和上流社會所不容。安娜處在夾縫中,后來安娜懷孕生女兒時險些送命,之后兩人去了國外,幾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倫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給丈夫寫信要求離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會摒棄。在這種狀況下,她不斷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亂,懷疑伏倫斯基對她的愛,于是她毀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與列文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倫斯基則傷心欲絕,為了處理掉沒有意義的生命參加了塞爾維亞戰爭。亞歷山德羅維奇的不忠,使得陶麗差點與他離婚,而最后陶麗變賣自己的家產還幫他還了貸款,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書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爾斯泰為什么選擇安娜作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對自由戀愛的提倡,還是上流社會的諷刺批判,抑或是對女性不忠的宗教審判?但為什么描寫安娜的時候又著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總覺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長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長的縮影吧。
安娜和伏倫斯基因為愛情,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情,陷入了一種萬人不容的狀態,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毀滅……
這樣,值得嗎?究竟愛是什么?
我欣賞為愛,義無反顧;但不贊同。一切以愛的名義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負責。愛是責任!
高一作文 篇7
論國籍,哈姆雷特與黛玉顯然不同;論時代,他倆更是大相徑庭。哈姆雷特有著王室血統,肩負復仇使命;而黛玉不過是一柔弱女子,吟詩作畫罷了。可若是細想,這兩者似有共同之處。倘若哈姆雷特與黛玉生活在同一空間、同一時間里,或許,他們也會相惜相憐吧。
哈姆雷特作為高高在上的王子,卻有著平民的心:他低調、平實、正義與仁義。這顯然不應為一個王室所有。他固然會因他的性格受到平民的愛戴,可當他被殘忍地賦予“復仇者”這個稱號,他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哀的。
林黛玉由仙草投胎而來,因她的`宿命體弱多病。她的才華、她的氣韻,無疑是最出眾的、最讓人欣賞的。然而她多愁善感、心思敏銳,懷疑這世上的一切。一個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卻因其個性而悲慘終死。作為封建時代的角色,她無疑是最悲哀的。
哈姆雷特的內心世界過于活躍,占據了他眼前的現實世界。如書上所寫,他是個懷疑主義者和利己主義者。他有一雙看穿心靈的慧眼,因此他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也因此不再自信、不再堅信一切。他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期望。他被復仇的陰影吞噬,被自己的內心世界折磨。作為一個復仇者,他不果斷、不殘忍、不夠堅定。他從頭到尾都在說要“復仇”:“狠心的,奸詐的,悖理的壞蛋!啊,報仇!”他一直在堅定自己的復仇信念,然而他把這種復仇的熱情統統浪費在了自責和辱罵上:“啊,我好蠢啊!我這樣真算的英勇啊,明知道親愛的父親被人家謀殺了…我偏要學下流的女人用空話泄氣…這臺戲是機關,我要用它抓國王的良心來看看。”很明顯,哈姆雷特早已用他那雙慧眼看透了自己——他早已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和遲疑。他把“復仇者”這個角色硬生生地塞給自己,試圖用它來駕馭自己,于是他開始恨自己的懦弱,恨自己的所謂的“膽小如鼠,缺少膽汁”,恨自己太過平和以至于被人家嘲笑和侮辱。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因而讓他的內心世界強大,導致他一味地放任自己的內心,任使它思考和責罵,而失去了“行動的力量”。
哈姆雷特,終還是讓他的內心駕馭了自己。
《紅樓夢》中說,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這多了的一竅,我仔細揣度了很久。這一竅,或許正是把她推向死亡的魔手。黛玉和哈姆雷特一樣,有一雙慧眼、有一顆敏感的心,因而使她“處處留意,步步小心”,總以為一切都在針對她。她的慧心——那多了的一竅,卻用在了猜疑和憂郁中:當黛玉聽到遠處飄渺的歌聲,她會敏銳地捕捉住其中的深情,把它移用于自己身上,她的慧心讓她聯想到自己,捕捉住傷感;當黛玉看到賈寶玉在寶釵房中談笑,她的慧心給她灌注猜疑,給她植入思想——讓她以為他們是在說自己。于是她嫉妒、生疑,讓“黛玉之心”繼續泛濫。以至于臨死之前,黛玉還用她的最后一絲氣力去責罵和憂郁:“寶玉,你這個負心人……”她的一生被猜忌蒙蔽,被自己強大的內心駕馭和折磨。
黛玉,如此聰慧之人,卻讓她的內心打敗了自己。
可見,哈姆雷特和林黛玉的悲慘命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多思善感的性格。他們太敏感,因而讓這敏感生出罪惡的萌芽,滋養懷疑和憂郁。他們的性格注定他們無法在既定的環境中生存,注定要走向顛覆。從《哈姆雷特》與《紅樓夢》來看,是否在告訴我們一個深沉的道理:人的內心可以駕馭一個人的生命……
高一作文 篇8
這兩天我開始了學習力課程教的抄默背誦過。
方法說起來是很簡單的,就是對于要背誦的英語句子,連續的抄寫到25遍左右,當然這過程中,因為抄寫的熟悉,你漸漸地就可以默寫出一些字詞,一小短語,再到半句,再到一整句,等到這種抄默手法到25遍的時候,你合上本子,閉上眼睛試著背誦,基本上就能背出這一句子了。
我早上背誦的這一句子有點兒長,所以二十五遍就用了兩張大作業紙。抄寫到第十遍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兒不耐煩了,覺得有點無聊,會走神,但又不想這樣半途而廢,畢竟看過學習力里的同學們的表現都超優秀,我也想加油。于是我用了另一個方法,開始擋住寫好的句子,用默寫的方法,沒想到除了中間有卡殼一兩個不太確定字詞,寫完一對,居然全句正確,不僅僅是背默下來,而且里面幾個新的生詞也自然而然地會寫了。
接下來,我還是耐著性子抄默,漸漸地居然對于原本不太懂得的句意突然理解了,也許這就是英語思維?我在腦中想著,繼續抄默只到第二十五遍。
我覺得這種方法真的是有用的,當然因人而異有的人更專注可能不用二十五遍就記住了,有的短小的句子也許一會就會了,但是也有人可能抄寫了不只二十五遍,主要是以深刻記住為目的吧。這個方法,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
高一作文 篇9
只是單獨看到“破”字,總是有點忍俊不禁,因為沉重肅穆、冷冰冰的、似乎毫無人間塵世萬千情感的“石”居然和猴皮兒中的“皮”聯系在一起,仿佛是造字者倉頡一個可愛得令人發笑的幽默。有時目光若在“破”字上停頓一會,那浮現在腦海里的準時那位不可一世的齊天大圣,那個滿腔正義、忠心耿耿的猴王,那個機靈可愛、不加修飾的花果山大王從石頭縫里驚人一躍的場景。
“破”字的讀音輕重皆宜。若要讀輕,便只需上下嘴唇輕輕一合,調皮地嘆出一口氣,“破”字音便渾然天成。但若想要讀出雷霆萬鈞之勢或沉痛悲涼之情,則免不了醞釀一番柔腸,任萬千情愫在胸腔內如脫韁的馬匹一般左右奔突,然后再某一個瞬間,情與淚與“破”字音交織著噴礡而出,淚濕了襟,音濕了心。
字典上“破”字的解釋令人眼花繚亂,但總未能繪出我心中那個近乎令人驚羨的“破”字。“破”尚小時,頂著一個沖天辮,總是玩得沒心沒肺,白天讓草叢花朵湮沒她小小的身軀,夜里便臥在土地的潮濕與芬芳中,蓋一床以黑夜為絲織成的被,其上還綴有發亮的星子。人們都愛著她。她仿佛是自然界孕育的一個精靈,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愿意和她玩得不亦樂乎,忘記了年齡的隔閡,丟開了光陰的阻撓。于是人們親切地稱她為“破小孩”。
“破小孩”漸漸長大,她也有了與其他同齡孩子一般的“少年愁”,有了只能與大海和星空訴說的心事,有了鮮衣怒馬的夢,也有了風煙俱凈的情。她愛上了詩,和詩中的自己。她看見無限憤慨悲涼中的自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她看見金戈鐵馬、萬馬齊喑中的自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她還看見美得如夢如幻的自己。“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看到這些詩句時,“破”總忍不住輕聲細讀起來,想象那個紅衣颯颯的自己,想象那個“香眉彎彎畫、燕脂淡淡勻”的自己,然后輕輕地笑起來,眼角眉梢似乎都溢滿了陽光。
“破”仍在這個世界的一隅繼續長大。她看見自己從無數人的筆下流淌出來,然后被定格在潔白的紙上(就像此刻),心里是淡淡的喜悅;她看見自己隱身在別人的眉眼,有“破涕為笑”的欣慰和“破顏”的明媚;她看見自己與人們悲痛時落下的淚一起墜入無盡的虛空,她為自己痛,但更為那些歷經災難的人們痛……
“破”還渴望著這個世界的溫情的愛,但她更希望這個世界不要那么愛她。她是“破”,因此她注定以無數細小個體的形式存在著。她彌漫在空氣中,穿梭于葉間罅隙,調皮地揉亂我們的發型,然后與我們擦肩而過。她太愛這個世界了,愛每一座山,無論高低;愛每一條河,無論長短;愛每一塊土地,無論肥沃與貧瘠;愛每一個人和他們的靈魂,無論身份貴賤……她太博愛,所以不愿這個世界因愛她而囿于形體上的尋找。她存在于天地大化中,存在于洪荒光陰中,她的精神漂泊在每一條通往遠方的路上,她的靈魂流動在每一縷花的芬芳、草的清香中,我們每一次轉身,她便從我們的袖口鉆進去,然后一路上悄悄地、安心地依偎著我們的手臂。
當她擺脫了人們對她唯一而頑固的定義——“悲痛”后,她只剩下美好與感化。沒有人不會對一種存在于各個角落的力量感到愛與敬畏,而“破”字便是這種力量最美的詮釋。
今夜,“破”與我共垂釣,滿地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