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江高考同題作文:我離開,但留下了我的眷念-1200字
秋起,涼風瑟瑟。南方的小城,在經歷了酷暑炙烤之后,也開始變得靜謐,偶爾看到枯萎的樹葉飄落,但依舊看到了一地的枯黃。他的心情開始有些壓抑,他已經意識到知道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他想起了龔自珍的一句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他默默地說念著:“花謝了,葉落了,依依不舍,當我生命消逝的時候,我還能做什么?”他告訴自己,還是要樂觀的生活,就算生命消逝了,我依然可以驕傲的離開。半年前,當他得知自己白血病的時候,曾一度不想告訴母親,母親是他唯一的親人,他覺得這樣的打擊對于母親來說實在太大。但,終究他必須讓母親知道自己的病情。母親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嚎啕大哭,他抱著母親說:“媽媽,不要哭泣。”那一年他才19歲。
因為庭的原因,初中畢業之后他就沒有再讀書,17歲的他,開始懂得生活的壓力,看著母親憔悴的臉龐,他開始承擔起一個男人的責任。雖然工資并不豐厚,但他很自豪,終于可以讓母親過上小康般的生活。
他懂得要給予母親什么,6歲那年,還只會哭泣的[本文由公文大全收集整理]他失去了父親的溫暖,他不懂得那對于他意味著什么,只是躺在母親的懷里哭泣著。這十幾年來,母親有機會再嫁,但終究沒有選擇再嫁。漸漸地長大,他知道,這對于母親意味著什么。
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經不會像一開始那樣胡思亂想。社會的力量讓他感覺到了從沒有過的溫暖。他對母親說:“媽媽,我是慶幸的,因為有那么多人來關注我。”是的,他是幸運的,來自社會的愛心援助,讓他對生命充滿了希望。
一張張匿名的捐款,一封封鼓勵的信件,讓他對于生的渴望,越來越強。他積極配合著化療,當頭發開始脫落的時候,他告訴母親:“媽媽說,我不丑,雖然沒了頭發,但我依然陽光,頭發總會長出來的。”
匹配的骨髓移植沒有找到,這對于他來說是致命的。突然有一天,當他的狀態出現問題的時候,他不在恐懼生命,他覺得,應該回報給社會什么。那晚,他躺在母親的懷里,靜靜地。母親像小時候般,撫摸著他的額頭,他覺得特別的溫暖。
他舍不得離開,因為母親,假若有一天他離去后,母親將孤獨一身,那是何等的凄涼。他開始寫著自己的遺囑:他想捐掉自己的眼角膜,他想將自己的身體用來醫院研究,他想將社會捐助的剩余的錢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將遺囑藏在了床頭底下。
天空開始飄起雪花,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呼吸開始出現苦難。醫生告訴他,一定要堅強。母親把他抱在懷里,他澀澀地微笑著,艱難地從床頭下拿出一封信給醫生:“醫生,如果可以,請滿足我的愿望,我要用我的眼睛看世界,我眷念生活……。”
那晚的雪花,飄了一夜,他躺在母親的懷里,永遠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