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三周記范文集合四篇
精選高三周記范文集合四篇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在這一周里收獲不少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周記吧。但是周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周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周記 篇1
點亮心中的那盞燈,無論它是孤獨還是單調的亮光,只要散放出能夠溫暖心靈的熱量,只要它可以照亮通往未來的道路。從此,遠離黑暗和寒冷,讓健全的自我伴著快樂的歌聲走到天亮,迎接那早已等你多時的太陽。
無意闖入巴金老人的家,舊社會家族的矛盾與新一代的覺醒凸現了巴老的性格沖突。在*的洪流中,巴老堅守著自己的人生信仰,憑著文人的尊嚴與惡勢力抗爭。在他逝去之后,《隨想錄》和現代文化館作為巴老對社會的最后貢獻獲得了人們對他思想價值的認同。堅守在巴老身上不僅僅體現在他的人格魅力上,更體現在他對于文化與歷史客觀公正的終極思考上。走出巴老的“家”,帶著凝重和嚴肅重新審視歷史長河的是非,以及人生的真義,生活的空間似乎又拓寬了。
堅守那份完美的自信,攀上顛峰而不輕狂,跌入低谷而不凄涼。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堅定地走在人生的荊棘路上,讓你我心中的那盞燈長明不滅,成功就在遠處召喚。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到彷徨時,請堅守自己的追求;在困難挫折壓頂時,請堅守無畏的勇氣;讓自信伴你到最后。堅守自己,生活便有了航向,生命就可創造奇跡。
高三周記 篇2
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好好地珍惜時間,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
我感嘆時間過得太快,純真的童年時光還歷歷在目,轉眼間卻已成為一個十歲的小姑娘了。有時看著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會感懷自己哪一天也會垂垂老去。正因為人生短暫,我們才更應珍惜每一個美好的瞬間和每一絲真誠的感動。
有一次,讓我的感觸非常深。當時有考試臨近,同學們都在拼命地復習著,而我卻在悠然自得地玩耍,一邊看著同學們努力地復習著,一邊想:唉!用得著這么用功嗎,不就是一次普通的考試嘛,難不成考試前這么看看就能夠拿個一百分。等到考試時,同學們都齊刷刷地拿起筆來寫,可是我卻坐在那里拿著筆為一道題一個勁地發呆。因為之前我根本就沒有復習,所以對于我而言,這道似曾相似的題越看越糊涂。
再看看別的`同學,有的在冥思苦想,有的還在不停地寫著,終于在最后的時候,我也是硬著頭皮勉強做了一些。由于是剛考完試,同學們仍然在興致勃勃地討論著,看著他們一副歡呼雀躍的樣子,我的心就如刀割。想想每當我想要認真復習時,心就不安分地動起來,往往都是半途而廢的把時間都浪費掉。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很短暫,時間也不會很多,但是有的人卻能夠非常出色,因為他們把握了時間。有的人荒廢光陰,時間就會變得很漫長,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的確,正是這個道理吧。所以我們必須珍惜我們現在的時間,就是在珍惜我們的生命。
高三周記 篇3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葉落終究會歸根,人也一樣。
我總覺得人是有兩個家的,一個是現實中實實在在的,另一個則是虛無的。但后者也是家,也有家人,也在期盼著遠方的游子。
從爺爺臥病在床開始,我便一直陪著他,我希望他始終是覺得幸福的。我不知道他到底身患何病,雖然也試圖向爸媽打聽,但他們從沒清楚告訴過我,我于是也知道了那不是普通的病。
開始我始終認為爺爺是會康復的,因為我放學回家總能看見他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安詳地瞇著眼,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唯一另我不解的便是他從來都不愿看夕陽。后來我才明白,夕陽意味著一天的結束,而老人他自己清楚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他不愿面對一切將要結束的東西,也因此不愿睜眼。我的希望始終沒能實現。告別了酷熱的一夏,迎來了瑟瑟的秋風。一切都開始顯得蕭條頹廢,難怪古人動不動要悲一下秋。樹上僅存的也不過是幾片枯黃的葉子,其余的就真的葉落歸根了。只可惜我沒能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
爺爺的病更加嚴重了,院子里不再能看到那安詳的臉。換之是靜靜的躺在床上。他開始變得語無倫次,而有時卻又那么清醒。他說過,他馬上就能看到他爸爸和媽媽,然后又小孩子似的請求他們帶他回家。我聽到他的這些話很是害怕,害怕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回光返照,害怕這是我聽到的他的最后的聲音,害怕只要我眨一下眼他便回永遠離我而去。這些于我都是惡果,于他便不知是好是壞。也許他真的想他父母,真的想回另一個家,即便我們如何阻攔也都是無益的。終于,那樹上僅存的幾片枯葉也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終于,爺爺還是選擇了離去,選擇了另一個家。
其實回哪一個家都是一樣的,因為有家人,有愛您等您的人。他們無時無刻都守護在您的身旁,與您共同進退。
四季依舊變化著,再過一年樹枝上便又會重新長出鮮嫩的綠葉,年年如是,永無止息。
高三周記 篇4
“知了,知了,”窗外,蟬兒在不停地唱著;屋內,一個小姑娘下須夾著一把小提琴,手托著琴把,在拉簡單的樂譜,汗珠不住地從額上流下來……這就是我在練習小提琴時的情景。
說起我拉小提琴,還有一段曲折的過程呢。其中有喜有憂,有苦有甜,有笑有淚……
一年前的春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把小提琴,我高興極了,心想,不出三個月,我準能拉出幾支動聽的曲子來,可是,沒過兩個星期,這把小提琴卻把我這個愛跳喜唱的“音樂迷”給氣哭了。因為拉小提琴先要學會夾琴,就是把琴夾在頸與肩之間,這個架勢難度非常大。沒練多久,脖子又酸又疼,我忍不住哭了,心想,學拉小提琴怎么這么難啊!
爸爸看見了說:“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怎么學得成功呢?”在爸爸的耐心教導下,我又鼓起勇氣。
經過一個多月的勤學苦練,總算闖過夾琴這一關。接著碰到的是令人煩惱的小蟒抖——五線譜音符。這一只只各式各樣的“小蝌蚪”,在五根“電線”中跳上跳下,要花很大的勁才能認識它們。認識五線譜是學拉小提琴的一個難關,我下了決心,一有空就讀五線譜,又經過了一個多月,才能比較熟練地讀譜了。可是識了譜,不等于會拉。要使五線譜上的“小蝌蚪”,在小提琴的琴弦上變成動聽的樂曲可不容易。四根琴弦粗細不一,琴弓要拉準,手指要按準,這真是太難了。常常是顧到了拉弓,顧不到按弦。發出的聲音,一點也不悅耳、有時像烏雅叫,呀呀呀;有時像老鼠叫,吱吱吱,連自己聽聽也覺得刺耳,我又泄氣了。這時,爸爸又給我講了許多名人成長的故事來鼓勵我。他講了居里夫人不怕失敗發現鐳的故事;講了金力人小志氣大,學拉小提琴的故事;還講了康熙十幾歲就管理朝政的故事。爸爸最后語重心長地說:“有志不在年高。只要有志氣,什么事都能夠成功。”我揩掉淚水,又拿起了琴弓。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我已經能拉幾首簡單曲子了。即使閉上眼睛,我的左手和右手也能配合得很好,不會拉錯弦,也不會按錯手指了。
爸爸聽到我拉出動聽的樂曲時,笑著對我說:“有志者,事竟成。”我想,做什么事,立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