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命題作文4篇
高二命題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命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命題作文1
這就是愛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青年志愿者。他們用那微薄的力量來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我想,最可愛的人就是他們了。是的,他們的愛是無私的,青年志愿者把無私的愛給了社會,他們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
說起青年志愿者,其實他們離我們并不是那么遙遠,他離我們很近,他有可能就是我們班級的一員。因為在我們學校也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協會”每當看到青年志愿者們一起忙碌的身影,我就不由的對他們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他們有時會出現在我們大廳打掃衛生,有時會出現在操場上拾垃圾,有時會出現在敬老院照顧那些孤寡老人,有時還會出現在……總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牽起你的手,我們是朋友
細碎的流年,在風中流轉成傷,用悲傷的文字去祭奠逝去的`年華,錯過的風景在眸中黯然成傷。暮然回首,很多曾經忽視東西,已不知何時流向何處,無處可尋。問風風不語,問雨雨無聲。陌上紅塵,珍藏心中的問候,珍藏你的美好,嗅著陣陣花香,一同老去。
不曾記得何時,或許是我快樂的時候,或許是我悲傷的時候,你悄悄來到我的身邊,像一顆蒲公英,落在我心里那個叫朋友的位置,扎根,生芽。
你說我很懶,懶得說話,懶得微笑,懶得出行,可是我卻在馬不停蹄的尋找,張望。累,亦不停,倦,亦不歇。
高二命題作文2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價值
如今的社會已是在不斷的飛速發展,21世紀的是一個人才群集的年代。然而在眾多人才群中,還會有誰去留意我們身邊的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們呢?
清晨,迎著明媚的陽光,伴著小鳥那清脆的歌聲,我們走在馬路的人行街道上,呼吸著被大地滋潤過的新鮮空氣。街道兩旁除了來來往往的“白領”“藍領”之外,我們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個身著著褐色的工作服,任勞任怨的,默默地工作著……我們可以看到寬廣的馬路上似乎被來往的車輛無數遍的“摧殘”著,一堆堆泥土無奈的留在了馬路中央或兩旁,這時你便會看到一位位象征著城市潔凈的“使者們”井井有條地走過來,熟練的運用著幾乎朝夕相伴的工具——-掃把,把這一堆堆泥土掃入垃圾車中,這樣的人兒天天行駛在馬路兩旁,時時刻刻巡視著,為保護城市優美的環境作著微薄的“貢獻”
掀開偽美
貌若潘安,顏勝貂蟬,俊男靚女動人心魂。他們美得不可方物,自帶十里桃花背景圖,朵朵圣光自然開綻在他們身前身后,不禁讓人頭暈目眩迷了神智。美引人注目,丑自戳雙目,這條定論仿佛理所當然,但若非真實的美只會讓人厭惡。
反美顏軟件可謂是自拍神器的終結者,它還原了照片人物最真實的一面,好比照妖鏡一般呈遞出原始的樣貌,不管是后期加工的大眼睛、小嘴巴、尖下巴還是嫩肌膚等等全部一鍵還原,讓主人無所遁形。有人說美化圖像只是美好生活的小小點綴,也有人說美化圖像不過是自卑虛榮的自欺欺人。而在我認為,顯然是后者比前者更站得住腳。
高二命題作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不知道時間是漫長還是短暫,生命是頑強還是脆弱。
老天是公平的,生命予每個人只有一次,生為死之始,死為生之終,概莫如是。可惜世人看透的不多,才有貪官小人的登場,才有為名為利傾軋的上演。等到真正領悟時,潛意識里的世外桃源早已在塵世的醉生夢死中迷失,珍藏在心底那田園詩般風光早被世間的忙碌洗滌得蕩然無存。
生命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樣從容,一樣簡單,一樣自然。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獨有的美麗:春的綠葉與生機,夏的清蓮與淡雅,秋的楓菊與成熟,冬的白雪與深沉,就如同每個人的人生一樣多姿多彩。然而無論是綠葉清蓮,還是楓菊白雪,終究無法在這世間久留,就似我們的生命。
記得有一次,我從《涅盤經》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生命之息,過于山水,今日雖存而明日難知。”在浩渺的時間長河里,生命如芥,不過滄海一粟耳。生命之渺小之脆弱,就像風中隨時掉落的花朵,任誰也無法挽留。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幸福的。我們可以感受到天地之間充滿靈氣,草露清清,還有人世間的人情冷暖等。當我們心情煩躁是,便可以漫步在草坪上放松心情,大叫一聲,將煩惱統統拋在腦后,好像這個世界就只有我一個人。當我們灰心喪氣時,可以想想那路邊的青草,草為了吸收陽光,可以不顧一切的堅持到底,而我們又何嘗不可呢?當我們受傷時,便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讓我們不必獨自面對困難,充滿信心勇往直前。
生命之花,可能如曇花一現,沒多久它就凋謝了。它有時脆弱有時堅強,那就要取決于它主人對人生的態度。如果主人認真一絲不茍,那它就是頑強的;相反,它就是脆弱的。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使它精彩又美好。
高二命題作文4
你是否想攜帶妻兒在世外桃源過著與世無爭、悠閑自在的生活呢?是否想尋覓一片代表人類希望的叢林,站在高高的枝頭觀覽人生、愉悅世界呢?那么讓我們站在高處,撇去名利,讓心靈自由放飛理想。(入題集中)
陶淵明,他在“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的困境下,也曾向社會妥協,過著“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的無奈,但他“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每天在官場時身心都感到痛苦,覺得愧對平生之志。所以他在妹妹去世的那天,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辭去官職,歸隱山林。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感嘆著“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喜感,有著“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悠閑……陶淵明,他放棄高豐厚祿的官場,歸隱山林,站在人生的高處,只為尋求自己心靈的悠閑。(結尾點題)
李白,一個嗜酒如命然而一揮起筆來就能留下千古名篇的詩句的人。就是這樣的人,唐玄宗三番五次的邀請他做官,他都不屑!只因他不愿意待在規矩禮節多得要命的皇宮,只因他不愿意與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狼狽為奸,只因他習慣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無拘無束的生活!李白,一個性情豪放的一代文人,他放棄高高在上的地位,四處漂泊。站在人生的高處,只為尋求自己心靈的逍遙自在。(結尾點題)
釋迦牟尼,他放棄了高高在上的王子地位,一人只身前往深山修行,創造了影響世界的佛教。他站在人生的高處,追求超脫的理想。(結尾點題)
古今中外,無數名人站在人生的高處,尋求自己的理想,因為只有站在高處,才能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風情,只有站在高處,才能讓自己的心靈自由飛翔。(結尾絕對化了,點題扣題還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