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思鄉的作文
500字思鄉的作文
導語:對家鄉的眷戀是一杯釅釅的茶,經常品味,會保持更多的質樸與真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思鄉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思鄉的作文一:
故鄉是我的搖籃,它伴我快樂的成長;故鄉是我的樂園,他讓我自由地展翅歌唱;故鄉是我的存折,他存載著我的夢想。
我現在卻已經離開我那可愛的故鄉,來到了與故鄉相隔“十萬八千里”的武漢。
武漢雖有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卻比不上故鄉那波瀾壯闊的碧海藍天;武漢雖有名揚四方的黃鶴樓,卻比不上故鄉那雄偉壯闊的萬里長城。可是為了我的學習,我只好來到了這里。
俗語說,月是故鄉明,每到中秋節,我便來到附近的草原上,觀賞那圓圓的明月,仿佛那就是我魂牽夢縈的故鄉,渴望不可及,望著她,一股思鄉之情便油然而生,正像李白所說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如王維所說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望著她,我仿佛看到了故鄉的伙伴和朋友,看到了……
咦,那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小A同學嗎?他和我在一個班,學習成績相當,可我們最要好。我們以自己的想象力,創造了一個有一個神奇動人的故事,豐富了我們一個有一個的課間十分鐘,他為人善良,語文超級好,所以我們各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創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寶貴財富。可是,他現在還好嗎?我無法知道,我積淀已久的眼淚奪眶而出,小A,我想你……
接著,我有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到夏天,和伙伴們在海邊嬉戲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可現在,我卻無法體驗那種快樂,啊,大海,我想你。
接著,我有看到了長城,看到了……
啊!故鄉的伙伴們,我會回來看你們的,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銘記這句話,早晚有一天,我們會再次相見。
啊,故鄉,我何時才能回到你身邊。
思鄉的作文二: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這郵票寄托著游子的情思,是“胡馬依北風”的依戀,是“夕陽西下”的惆悵,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的喜悅。無論身在何處都改變不了對故鄉綏化北林區的思念。
在中國的版圖上,不用放大鏡,你是找不到綏化的。它位于黑龍江省,東接林城伊春,西接油城大慶,南接省城哈爾濱,北望邊城黑河。面積2723平方千米,她的一園一景都令人流連忘返。
記憶里常流連的是兒時房前的院子。四面既沒有水泥,也沒有紅磚,只是樸素地在房前用柵欄圍成凸形。一進院子,是條直通房門的石子路。一側是自然的小菜園,那翠玉般的小白菜,上了蠟似的紅櫻桃,翡翠樣的菠菜,在園子里都精神抖擻地舒展著,那昂首挺胸的樣真讓人忍俊不禁。另一側則是充滿歡樂的空地,空地上立著一根結實的水泥立柱,柱上鑲嵌著小巧的籃筐,每當放學后回到家,我都愿意捧著心愛的籃球,跑到籃筐下盡情投籃。這小小的院子帶給我多少童年的`快樂啊!
最令我心神??爽的是春天漫步校園的情景。欣欣然張開綠眼的柳樹,勃勃然鉆出泥土的小草,融融然拂面的春風都讓你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氣夾帶著濕意撲面而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最妙的是這個時侯恰好飄下潤潤然的春雨,雨絲粘在頭發間,就會變得分外清新,沁人肺腑。透過春雨,似乎聽得見春草正如饑似渴地吮吸著晶晶染得的雨露的聲音,看得見學子們長大后忙碌事業的矯健身影……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是的,家鄉的美景是屬于我們大家的,更是我們應該共同享受的。
對家鄉的眷戀是一杯釅釅的茶,經常品味,會保持更多的質樸與真誠。
思鄉的作文三:
讀一首好詩,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重讀余光中的《鄉愁》,我才真正體會詩中那濃濃的鄉愁。
對于一個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鄉愁”便是他們心中永恒的主題。
幾筆平素的語言中,滲出的是濃濃的鄉愁。小時候,一張小小的信箋寄去了對母親的問候,帶去了一份鄉愁。長大后,一張窄窄的船票,那是與新娘的相聚,載去的是一份離別的鄉愁。后來啊,一方矮矮的墳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誰能讀懂,這簡練的語言中又濃縮了多少的情感!從小時候的鄉愁到現在的鄉愁,同樣的鄉愁,不同的心情!從思鄉、思親升華到思念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一灣淺淺的海峽,隔斷了大陸和臺灣,但是它又怎能隔斷兩岸深情的呼喚、企盼和守候呢?那一聲聲從心底發出的呼喚,對大陸、對祖國母親的呼喚,對渴望祖國統一的呼喚,將怎樣震撼著中華炎黃子孫的心啊!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復地詠嘆,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
余光中用《鄉愁》這首詩來聊以慰藉,讓我感到詩人那種“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的悲壯,那種“思念故鄉,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這正是一顆游子的心哪!
讀《鄉愁》,是中國人與中國人在用心說話,在用心交流。讀了《鄉愁》,游子的那顆火熱赤誠的心便會呈現于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里。那是一個游子的鄉愁,那是一個渴盼祖國統一,與親人早日團聚的游子的鄉愁。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更思念祖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國人,我們流著一樣的血,忍受著同樣的痛,有著一樣的心情,也有著同樣的鄉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著一顆同樣的中國心!
鄉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