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飾說課稿
小花飾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花飾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第三冊第5課《小花飾》,本課屬于手工類型。
(1)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以“小花飾”為內容的課業,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懂得小花飾這種裝飾形式的多種用途,自己能夠說出各種小花飾的特點。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習制作小花飾的方法,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審美能力。
(2)教學目標。
#通過對小花飾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學習,了解小花飾的裝飾功能,掌握小花飾最簡單的制作方法。
#在展示小花飾、討論其特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從中體驗到造型活動的快樂。
#在說小花飾用途、學做小花飾、分析小花飾特點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用語言表達自己設計意圖的能力。
(3)教學重點:小花飾的制作方法。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小花飾,對小花飾的制作方法不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基本方法,從而裝飾生活、美化生活。運用演示法和探究法幫助學生攻克重點。
教學難點:了解小花飾的.用途,感受小花飾的審美特征。小花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將小花飾的用途作為難點,是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用,并體驗到創作的樂趣。采用對比和欣賞的方法讓學生對小花飾的用途有所理解,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找小花飾的用途,旨在讓學生加深對小花飾用途的熟知,以便運用在生活中。從而攻克難點。
2、說教法、學法
二年級學生雖然對手工課有一定的嘗試,但在制作、理解上仍然會遇到一些困難,為了讓學生很快的了解小花飾的用途,采用對比法以攻克難點,采用演示法和探究法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小花飾的制作方法。
3、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演示工具
學具:彩紙、剪刀、膠水
4、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采用對比的方法導入(采用對比法導入,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發現小花飾的用途)
A將兩個不同的盒子展示給學生:一個是有小花飾裝飾的,一個是沒有經過裝飾的。
B教師手戴小花飾飾品,使學生了解小花飾的另一種用途。
(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多了一個裝飾物體本身就會更加漂亮?。┌鍟n題
2)講授新課:
A、欣賞課件(舉例說明小花飾的用途)課件的欣賞使學生更多的了解小花飾的用途。
B、欣賞留言條,“爸爸媽媽,我去上學了!”請學生觀察這個小字條有什么特點?你讀了這個小字條有什么感想?(使學生體驗父母的情感)
C、每組選派代表發言,以搜集到的物品說明小花飾的其他用途。
通過對比和欣賞使學生知道小花飾的用途,了解小花飾的樣式,解決難點,C部分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發現的小花飾的用途,旨在加深學生對小花飾用途的理解
D、同學們,想一想這些漂亮的小花飾是怎么做的呢?(展示課件)
E、教師演示一種花飾的做法
F、第二種花飾的做法,由學生探究完成學生可根據課本中介紹的小花飾的制作方法或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自己設計一個小花飾
5、布置作業:
制作一個小花飾,想一想你的小花飾有什么用途?
6、巡視輔導:
及時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
7、課堂小結:
交流會的形式(讓學生將制作出來的小花飾根據自己小花飾的用途貼在不同的展板上,看完了其他同學的作品,你覺得哪件作品最棒!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
將你的作品修改后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好嗎?
8、本課在教學環節中的小花飾的制作方法上采用了分層教學
對于能力有限的學生,可以只學會第一種教師演示的方法,而對于掌握較好的學生可對第二種方法進行嘗試: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自己設計或參看課本中介紹的方法。在展示環節,采用了交流會的形式,實現了評價的多元化,在交流會上,學生可以自評、同時也可以評價其他同學,又是一個互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