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聽媽媽的話-成長
很多很多年前,我躺在床上,手里抓著一把巧克力或者糖果,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吃完它們,另外還要把糖紙從窗戶縫里扔出去,如果被發(fā)現,媽媽會擰著我的耳朵尖叫:“去刷牙!”那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所有的甜蜜都被冰涼無情的牙膏刷去,這讓我晚上經常做同樣一個夢。在夢里,總是有一把巨大的牙刷在追我,我背著一個很大的包裹,里面是我儲備許久的零食,一路狂奔,翻山越嶺。遺憾的是我不刷牙這件事媽媽發(fā)現的次數不是很多,于是很多很多年以后,我有了六顆蛀牙。
我很憂傷,為什么不聽媽媽的話。
很多很多年前,我很迷戀看書,上天入地,武俠漫畫,通古今、曉音律,書真是一個好東西。最完美的事情是,在冬天有暖氣的房間,抱上一摞書躺在床上看。正面仰著適合看短篇,字字珠璣;側臥下來是看長篇大部頭的,看不下去可以立刻睡著。當然,這幾種造型都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才可以用的。因為這個女人如果發(fā)現,一定會過來把我揪起來大叫:“眼睛要壞掉!”遺憾的是我隱藏得很好,經常穿戴整齊躺著看書,聽見媽媽開門的聲音就立刻彈到書桌前。于是很多很多年后,我需要戴博士倫,我討厭眼鏡,那讓我看起來有一種狼外婆的親切感。
我很憂傷,為什么不聽媽媽的話。
很多很多年前,我性格外向、熱愛生活、不拘小節(jié),也就是說我可以把一只襪子丟在臥室,另一只扔在書房;我可以把書包或者自行車或者外套遺忘在任何一個同學家;我可以一個月丟三次鑰匙、五次發(fā)圈,而且這些東西會在我全部買新的以后立刻出現。媽媽會在發(fā)生上述所有事情的時候說:“東西要收拾好,我說了一萬次了!”我一邊虛心接受,一邊尋找我剛丟失的鋼筆套——昨晚明明看見它在床底下,懶得去撿,怎么今天就不見了。很多很多年以后,我有了自己的房子,所有來我家參觀過的人都說,那屋子看起來像被搶劫過一樣。
我很憂傷,為什么不聽媽媽的話。
這個問題我只能問自己,我不能問媽媽,那樣會讓我非常非常沒有面子。
媽媽給我說過太多太多的話了。
她說,字要一筆一畫地寫,我偏要寫行書。我說反正以后都是用電腦打字,字寫得潦草別人看不懂,還能防止被人偷看日記呢。媽媽不說了。于是我的字就一直不變的難看,幸好后來果然是用電腦打字,不然我肯定在街上賣菜。
她說,不要偏食,要多吃水果蔬菜,我偏偏對食物挑剔到極點。于是后來很長的時間,我沒法跟別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我會讓所有的人認為食物有毒,沒有胃口。后來這點被強行改掉,但是我依舊絕對不吃蘋果和梨,真變態(tài)。
她說不要早戀,這點我算是認真執(zhí)行了,這讓我能讀上大學,并且順利畢業(yè),至于后來怎樣瘋狂戀愛是后話。還有一點就是每天洗澡,這個習慣讓我顯得比較健康可愛而且很少生病。
是的,我們會認為媽媽的很多話都是廢話,都是食古不化,她們太啰唆、太麻煩,像唐僧,她們給我們的成長設置這樣那樣的規(guī)矩,讓我們的青春透不過氣來,她們根本不懂生活,也不懂愛情,她們哪里知道什么是轟轟烈烈。她們甚至沒有什么品位,不能接受黑色的指甲油和在鼻子上打洞。她們不允許我們逃課,不給我們多一點零花錢,不讓我們看非常非常好看的愛情肥皂劇。
而如今,我們慢慢地成長了,猛然發(fā)現,我們因為裝酷而抽的煙后來是戒不掉的;我們因為愛美麗而穿迷你裙惹上的風濕是治不好的;我們曾經為了一個看起來是情圣的男人而離家出走,而現在看起來那個人不過是個無聊的愛情騙子。
原來媽媽的話并不都是廢話,她也曾經年輕、懵懂和無知,她也曾經莽撞和幼稚,她說那些話只是不希望你因為無知無畏而受到傷害。只不過青春這段彎彎曲曲的路,我們都必須走過,在她瑣碎的嘮叨中,在她無盡的關懷與愛中。
當我們失落的時候,是誰在電話那邊說:“寶貝,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