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們為什么做教師摘抄 我們為什么要做教師心得體會優秀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為什么做教師摘抄 我們為什么要做教師心得體會篇一
這個暑假學校給我們發了本索尼婭?尼托(美國馬薩諸賽大學教育學院杰出的語言和文化教授)主編的《我們為什么做教師》一書,題目很樸實僅用一個問句就把書的基本內容突出明了化了,也把讀者特別是我這個入行已經5年的老教師內心已經成歷史的且當初也沒有深究的問題給挖掘和被共鳴了。以一個老教師的身份思考這樣一個本源性的問題較之當初是相對比較成熟的。認真去讀去體會去思考,對自己今后的職業認知的深入和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具有指導意義。而且這樣的問題在每一個階段都應拿出來重新審視,在此為自己加勉。
接下來我將應學校給的基本思路從三個方面來審視回顧。
一、認同觀點
首先,“我做教師是因為我相信教育能夠帶來的影響和認知效果。”“我做老師是因為我相信我幫助孩子們,讓他們喜歡來學校上學,喜歡學習,并且樂于面對風險和挑戰。”
其次,“我教書是因我知道做老師是起模范帶頭作用的。”:“我到底為什么要教書?對我來說,教書是歡樂、悲哀、快慰和無助的結合體,但它也是一項有著明確目標的任務:改變我的學生,也改變我自己。
另外,我教書是因為這個行為本身能夠觸及我精神和靈魂的很多側面,使我一直保持內省并不斷推動我向著意識的醒悟。”書中有個大家都認同的觀點就是教書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教書使得他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二、聯系實際
上面的觀點是和我有共鳴的。每個職業都有自己追求的共同理想,這是外國教師寫的書,相信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黃種白種或是黑種的教師當過教師都知道這些觀點是當好一名教師的重要素養的體現。下面我將對上述的觀點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做個詮釋。在寫作過程中就是我對自己5年來的工作回顧以及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思考。
在首先里列出的觀點帶有很明顯的感情色彩。“幫助”“喜歡”“樂于”僅僅在這些字眼里,我們就已能覺出這樣的教師是充滿愛心,真正為學生考慮且和學生是平等的。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學和幼兒衛生保健學科的任課教師,自己的學生本身就是需要充滿愛心并且要全心呵護自己的小寶寶的幼兒教師,身上的責任重大。
愛心并不是口頭說說的,我覺得應該結合其次里列出的觀點,起到帶頭模范的作用。想要改變學生就要改變自己,讓自己在一言一行中體現出來。我舉個例子,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叫出學生的名字》在文章里曾經反省過自己。每年我教的班級很多,又基本上是清一色女生,每次提問要輕松的叫出學生的名字有點困難。但是就這么看似無傷大雅的小事情,其實卻是一件大事。你能輕松叫出學生的名字,這本身就是一種愛心的傳遞,學生能和你的關系更加親密,在叫學生名字時的語氣語調變化能折射出教師語言藝術的魅力和作用。有時看一個教師在叫學生的語氣語調里,細心的你可以讀出其中的關愛和平等。而身為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共情、傾聽等等一些技術要求本身就需要你很大的耐心愛心和平等理念。
我舉的這個例子就是一個行為,她已經能夠折射出一個教師的方方面面,我們用好一個行為,就能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其實也在鞭策自己。而榜樣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能夠帶來影響和認知效果的東西。
對于另外的觀點其實是帶有總結性的,這是每個職業都會有的。我認為就看你是否能夠利用好自己這個職業給你帶來的刺激,你會不會利用這些刺激去反省去完善自我。
還是拿上面那個例子。對于上面的這么一個行為,我從來都覺得重要的,但真要落實到你的行為當中還是有很大的距離需要跨越,這涉及到我自身的經歷和學識觀點的積累。
舉一反三,對于學校的大環境它給予我很多意識的覺醒。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學校的管理太嚴了,曾經埋怨,曾經也叛逆。覺得只要把自己的課認真上好,把自己的心理輔導認真做好就夠了。也許在小型學校里做到這些不錯了,但我現在所在的學校是一個超大型學校,要保證萬人的有序就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還有更重大的責任安全呢,再說還要管理三四百個教師,學校如果不規范不嚴格怎么能運作?另外,職業高中的學生本身的素質以及社會所需要的員工素質也需要我們的管理精細化。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學習,這樣的大型學校怎樣的管理方式有怎樣的效果,被管理者的心理狀態又是怎樣的等等。對理解一些東西是很有幫助的。因此,我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認識生活,認識教師這個職業,使自己完善起來,也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三、反思重構
教師這個職業我是喜歡的,既然我已經準備在教師這個職業干下去,我就爭取把這個職業干好,我也知道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相信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并不都是低谷也并非時刻高峰,風風雨雨才叫生活,平平淡淡是生活的本色。我把教師這個職業生涯當做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熱愛它,走下去。
我們為什么做教師摘抄 我們為什么要做教師心得體會篇二
說實在的,雖然讀的是師范專業,可是對于為什么做老師還沒有過深刻的思考。現在成為一名教師和當初選擇師范專業不無關聯。可是,我只記得當時一起念師范的同班同學都很排斥當老師,不想和“師范”這兩個字掛鉤。但是后來我發現大家都熱愛當老師了,也愛上了老師的事業。
我發現自己不排斥教師這個職業,并且喜歡這個職業的時候是大三時的見習特別是大四的實習生活。我發現學生都很可愛,他們毫無保留地表現自己內心和想法,就像清澈的溪水毫無保留地呈現溪水中的頑石,水草,魚蝦等。而且這些可愛地如天使般的孩子圍著我叫老師,和我說這說那,他們這份信任讓讓我倍感愉悅。現在在實驗中學,接觸的將是一些思想上行為上都較成熟的學生,但是我仍然相信我和他們可以有某種情感聯系,讓他們信任自己喜歡自己。這和《我們為什么做教師》中第三篇,里面的教育,我的精神之旅部分是有共同之處的。它說教師要脫去‘厲害教師’的偽裝外表,與學生成為伙伴。教師在學生的眼中總是一個嚴肅的,不可親近的角色,認為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這無疑拉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的距離不僅不利于教學,也讓教育缺少了一絲人情味。“愛是一切的中心”。教育需要愛,有了愛才能更好地呼喚起學生的熱情。所以我所選擇的座右銘—教育從心開始,包含了愛,意味著教育要傾聽學生的心聲,滋潤他們的內心,才能徹底地激發學習激情。
教師背負的責任重大,大到關系到學生的未來與命運。這是個重擔。回想過去,學生時代的自己,對教師的話惟命是從,現在的孩子也是。而這種現象也更加地體現了教師的責任的至關重要。教師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給自己充電以滿足學生的各種需要。想到這點,我不免會有些心虛。因為浩瀚的知識海洋我才游過了幾英里,就是在英語這個海峽領域,我也仍然需要不斷地汲取其中的精華,而且到目前為止自己所獲得的都遠遠不夠。
我為什么做教師?我想,做過學生的我們都經歷過或者不被重視,或者遭受惡語批評,或者不被信任這樣那樣的遭遇。現在不愛表現了也許就是某位老師的諷刺,學習不主動了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忽視;性格開朗了也許是因為老師的理解,熱愛各種活動了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鼓勵。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被老師的諷刺,忽略而慢慢落后,我更希望能拯救躲在孤僻角落的孩子。因為經歷過那樣的冷遇和熱情,所以我能了解學生的心情。我完全不能說我已經真正了解他們,因為自己所經歷的只是一小部分,還有一大部分需要我去學習,然后幫助學生。
為什么做教師,我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理由,這些理由可以是偉大的,為了國家的未來和利益,也可以是微小的,僅僅是偶然。但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做教師,我想就能當好一名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