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寫下755字作文,其中30字閱卷老師不認識,寫下2000字注解
文/可鑫
高考是一場勇敢者的游戲,只有有實力,敢于冒險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每年高考場內場外大大小小的事,都受到大眾的關注,畢竟高考成績關乎著未來的走向,一個小的舉動,就可能改變結果。
從2023年開始,考生們都非常不容易,要克服疫情,要克服上網課,要克服沒有學習狀態,突破重重荊棘最終才能收到那張薄薄的,又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
2023年高考依舊在疫情下砥礪前行,上海受疫情影響高考推遲1個月,將在7月份的7日-9日進行,也希望考生們不要受影響,考出自己,考出成績。
提到高考我們會想到很多代表性人物,比如2000年高考河南省神童何碧玉,是自高考恢復以來第一個750分滿分的考生;再比如2004年山東高考狀元王端鵬,考出了749分的高分。
這些學霸都是高考歷史上的傳奇人物,還有一名考生,因一篇“特殊的滿分作文”也創造了高考歷史。
王云飛因滿分文言文作文開創高考歷史
王云飛是2010年江蘇省的一名考生,他日常的學習成績并不突出,算不上校級別的學霸,但是在高考中卻展現出了神級學霸的風采。
高考前一天晚上,王云飛跟母親說:“我要開始冒險了,寫文言文。”
王云飛古詩詞學得很好,善于用文言文寫作文,在日常學習中也經常用文言文寫語文作文,語文老師非常欣賞王云飛的能力,經常給出高分。
但是老師并不建議王云飛在高考上寫文言文,畢竟高考成績很重要,這一次冒險失敗了可能影響未來的人生走向。
不過王云飛的母親并沒有說什么,在背后默默支持王云飛的決定。
正因為有了母親的支持,王云飛在高考中毅然決然用文言文寫作文,而這一次冒險比以前更大膽。
如下圖所示,是王云飛在當年高考寫下的作文,全篇一共755字,幾乎全篇都是生僻字,小編雖然文化不高,但也是上過大學的,面對這樣一篇高考作文,只能用“一臉蒙圈”來形容。
見過大世面的高考語文組閱卷老師也懵了,755字中有30個字根本不認識,最終還是從事古人研究的語文組組長,翻閱古書籍,寫下2000字的注解,才搞明白這篇文言文。
經過注解知道,這篇《綠色生活》完全符合作文主題,描寫了人們破壞環境帶來的代價,表達出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景。
高難度文言文書寫形式,完全符合主題的文章,讓王云飛這篇文章獲得了滿分,不過這篇文言文作文也讓閱卷組苦不堪言,因此這篇文章后,高考不允許用古文、文言文的形式寫作文,即使用也要讓判卷老師看得懂,否則一律以低分處理。
因此王云飛也算是開創了高考歷史。
王云飛拒絕北大上東大
一篇滿分文言文作文也讓王云飛被北大中文專業教學組注意到,破格錄取他。
要知道他當時高考的總分為384分,江蘇省當年高考滿分為480分,這個分數雖然不低,但也不算高,上北大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過王云飛卻拒絕了北大的邀約,轉頭選擇東南大學。
這主要是因為東南大學給他開出了“任選專業”的價碼,王云飛選擇了東南大學的王牌專業土木工程。
有人會問:“他對古文有研究,最后選土木工程?這是什么邏輯?”
對此爭議他表示:“我要學習工科,完成產業報國的夢想。”
確實在科教興國的概念下,工科更有前途,也更好找工作。
王云飛也不負眾望,從東南大學畢業后進入上海中建,成為一名工程師,2023年他作為工程監理的項目,獲得了優質工程管理全國一等獎,接下來的幾年中,王云飛屢屢獲得建筑大獎,成為領域內的大佬級別人物。
沒有兩把刷子的考生千萬不要模仿
王云飛以755字的文言文作文作為跳板,完成了普通學生到學霸的跳躍,成為高等教育下成功的人才,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所以普通考生千萬不要模仿“冒險式作文”,還是要以普通的作文形式為主,寫符合主題,符合要求的作文,獲得高分的概率才更高一些。
最后,預祝每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不負青春,不負自己。
今日話題:
你覺得王云飛這篇文言文作文是嘩眾取寵還是真才實學?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