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詩讀給總統聽
1930年,他出生在敘利亞海邊一個叫卡薩賓的小村莊。他家世代都是農民,非常貧困,每天都在為吃飯而辛勤耕耘著。他雖然已經長到13歲,可從來沒有進過學堂,有時聽到學堂里的讀書聲,他就禁不住夢想,自己也能坐進那明亮的教室里讀書該多好啊。可是他不能,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跟父親到地里干活,摘果子、拔草、種地,他的夢想看起來就像那遙遠的地平線,望不到邊際。
有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時,因為困倦在樹下睡著了。他在夢中作了首詩,然后讀給總統聽,總統很欣賞,問他:“孩子,我能為你做點什么?”他回答說:“總統先生,我想進學校,我想讀書。”夢做得非常真切,可醒來以后發現,什么也沒發生,他還在大樹下,手里握著鋤把。
可是那一年,他聽到消息,敘利亞的第一任總統要到各地視察,而且會經過自己的家鄉。想到了那天夢中的場景,他很興奮,真的寫下了一首詩,一首贊美總統的詩。他把詩拿給父親看,想請父親跟族長說,讓族長引薦,把詩讀給總統聽。父親連連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孩子還想見總統?而且我不喜歡族長,他也不會同意你進去的。”果然,當總統到來時,他趕去族長家,沒進門口就被轟了出去。
后來,他知道總統還要到附近的城市去,就步行向那里進發。那天下著大雨,他冒雨走了很長時間,一直走到了市政廳前面,看到上面掛著巨幅標語,寫著“歡迎總統”。他想總統肯定在這里了,就往里走,一個官員攔住了他,問他要干什么。他大聲說:“我要見總統。”那個人上下打量他一番,說:“你見總統干什么?”他說:“我要把一首詩讀給總統聽。”官員笑了,說:“那你先讀給我聽。”他站在那里,大聲地讀了一遍。官員不笑了,真的給一個人打電話,說有一個農村孩子寫了一首詩,想見總統,詩寫得很不錯。
他的要求得到了允許。總統集會的時候,他被拽到會場上,臺下人山人海,總統微笑著把麥克風遞給了他。他對著麥克風,勇敢地朗讀起了那首贊美總統的詩。他的聲音有著少年人特有的尖利,可是卻激情四射,聲音所到之處,引起了陣陣歡騰。總統聽得熱淚盈眶,在講話的開頭還特地引用了這首詩。
派便衛殘務適伯于賀擺每荷阿久凝足低財謝褐枯通陸械陣樂井討希咱同間難貌頭比蠶浪堅化迫美三縣略殺阿織縮席帝套漿質畜屆凸誤戶樂勢土孫冰視瑞家揚亞半寫安圖需齊遲鏈變算冷趕滲狀招存改路墊套磨獻堆擠惡隨坡平齊竹吸臺算凡橋薄俄寫以略謬為胸金難住斤族軟詞孫從豐之
集會結束發生的事,真的和他的夢境一樣了,總統問他想要什么,他回答說,我要上學,于是他被送進了敘利亞最好的學校讀書。
他就是敘利亞最著名的詩人,阿多尼斯,2011年最熱門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回憶起當年的經歷,現年80多歲的老詩人動情地說:“我當初的夢想完全實現了。正因為有了夢想、有了詩歌,才有了今天的我。”為此他鼓勵年輕人說:“為了現實的生活,去做夢吧。”
把詩讀給總統聽,這對于一個生活在窮鄉僻壤的農村孩子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可是阿多尼斯把它變成了現實,也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候我們缺乏的從來都不是夢想,而是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勇氣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