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自考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原理》真題模擬試
2021年自考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原理》真題模擬試題附解析考試須知:1、考試時間:150分鐘,本卷滿分為100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考證號等信息。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姓名:__**__考號:一、單選題(共30小題,每題1分,共301、家庭早期教育首先影響的是孩子的()A.智力發展B.知識掌握C.技能形成D.品德養成2、從作用的層次來劃分,學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為基本功能和()A.個體功能B.正向功能C.顯性功能D.派生功能3、認為幼兒教師應當是幼兒身心發展的觀察者和研究者,是適宜的幼兒經驗的提供者。這是哪種理論關于幼兒教師角色的觀點?()A.成熟主義理論B.精神分析理論C.行為主義理論D.建構主義理論4、以“最近發展區”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種新教學模式是()A.直接教學B.合作教學C.支架式教學D.啟發式教學5、已有研究發現,幼兒掌握詞匯最快的時期是()A.2—36、美國的“早期開端”與“追隨到底”方案、英國的“確保開端”方案等方案的實施主要體現了現代學前教育發展趨勢中的()A.重視對處境不利兒童的補償教育B.重視多元文化教育,強調課程的文化適宜性C.關注特殊兒童“回歸主流”,實施全納式教育D.托幼機構教育職能進一步加強7、由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展示成果、評價成果四個環節構成,每一環節均由幼兒自己完成,教師只是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準備和及時的幫助或指導。
這一幼兒教學模式是()A.活動模式B.問題解決模式C.發現法D.方案設計法8、幼兒園教學活動應當是幼兒教師()A.傳授幼兒知識、技能和培養行為習慣的活動B.管教幼兒、督促幼兒學習的活動C.監視幼兒、按常規開展教學和學習的活動D.支持、幫助幼兒與幼兒自主學習的統一活動9、通過教育使人們對生活的意義的理解,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理解的提升,對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即對于人類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的貢獻。這主要是指學前教育A.個人經濟效益B.社會經濟效益C.個人精神效益D.社會精神效益10、直接決定托幼機構教育質量好壞的是()A.幼兒園園長B.幼兒教師C.幼教設施D.幼兒家長11、了解兒童學習后的發展狀況,發展狀況與課程目標的符合程度,產生的預期結果及教師的變化與提高等,屬于()A.課程方案評價B.課程實施過程評價C.課程效果評價D.課程教學評價12、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工作開展得最有影響的是()A.德國B.英國C.美國D.法國13、從活動形式來看,家園(所)之窗、家園(所)專欄屬于家庭與托幼機構合作中的()A.宣傳工作B.托幼機構組織的活動C.教師的日常工作D.征集意見工作14、從歷史上看,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的()A.唐代B.南宋C.元代D.商朝15、在課程組織上反對分科教學,提出幼稚園課程的實施應采用“整個教學法”的是()16、當今學前教育改革的一個世界性趨勢是()A.家庭—托幼機構—社區的合作B.家庭—托幼機構—企業的合作C.家庭—企業部門—社區的合作D.企業—托幼機構—社區的合作17、個人接受學前教育,終身所能獲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凈收益,指的是學前教育效益中的()A.社會經濟效益B.社會精神效益C.個人經濟效益D.個人精神效益18、幼兒主動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A.游玩B.交際C.活動D.玩耍19、20世紀90年代開始,為處境不利幼兒提供補償教育實施“確保開端”方案的國家是A.美國B.英國C.法國D.德國20、對兒童發展的知識和幼兒教育原理的理解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不僅能在實踐中對理論運用自如,而且有足夠的動力支持他去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習慣于自我反省、思考,也喜歡探索創造。
這屬于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階段中的()A.適應階段B.順應階段C.發展階段D.專業化階段21、在課程設計中詳細說明學習內容、教學方法和活動標準,但不預定目標,重點在于鼓勵兒童探索具有價值的教育領域。這一課程設計理論模式屬于()A.結構模式B.認知模式C.過程模式D.泰勒模式22、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根本目的是()A.促進幼兒發展B.在良好的師幼關系狀態中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便于教師組織與管理幼兒D.為順利開展教學創造條件23、根據《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應當保證幼兒每日參加戶外活動()A.1小時B.2小時C.3小時D.4小時24、影響師幼關系的關鍵因素在于()A.幼兒的性格特征和學習行為B.師幼互動的形式和內容C.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D.幼兒園統一的各項活動25、在環境創設過程中,強調要充分利用幼兒園課室內外的地面、墻面、空間,為幼兒盡可能多地提供多層次、多側面、多感官的知識信息、操作材料、實驗探索材料等。這是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的()A.豐富性原則B.啟發性原則C.適合性原則D.效用性原則26、幼兒的厭食癥、遺尿癥、口吃、咬指甲等屬于()A.生理方面的行為問題B.品行方面的行為問題C.心智發展方面的行為問題D.個性發展方面的問題27、陳鶴琴先生認為,幼稚園課程的實施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關鍵。
在他的課程實施中主要采A.小組教學法B.游戲法C.整個教學法D.故事教學法28、下面全部屬于幼兒園戶外環境的是()A.自然生態環境、活動場地、大型玩具及其他體育器材B.園藝區、種植區、活動區的材料與布置C.自然生態環境、活動場地、種植區、活動室的墻飾D.園藝區、活動場地、動物區、活動室陳設的變更方式與變更頻率29、強調特殊兒童適應正常兒童的學習與生活、與主流同化的做法屬于()A.生物學模式B.醫學模式C.心理學模式D.社會學模式30、決定幼兒對幼兒園感受和體驗性質的最主要因素是()A.幼兒園領導的工作作風B.幼兒教師的言行舉止C.幼兒園的設備設施D.幼兒家長對幼兒園的看法二、名詞解釋(共5小題,每題3分,共151、幼兒行為輔導:2、社會學前教育:3、最近發展區:4、幼兒園課程:5、狹義的家庭教育:三、簡答題(共5小題,每題4分,共201、簡述現代學前教育具有哪些特征?2、師幼關系對幼兒成長的影響有哪些?3、簡述確定幼兒園活動主題的主要依據。4、如何認識互主體關系?5、多元智慧理論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四、論述題(共2小題,第1題12題13分,共252、結合大班幼兒班級生活的特點說明如何進行生活指導。
五、應用題(共1小題,每題10分,共101、夏天下過雨后,幼兒來到戶外準備進行戶外活動,發現地上爬了幾只蝸牛,就紛紛蹲下來看蝸牛。音樂聲響起,幼兒小心翼翼地站在圓點上做操,互相說著,別踩到了蝸牛。做完操后,有幼兒提議要救救蝸牛,因為蝸牛爬在路上很危險,還有的幼兒說要捉幾只蝸牛回去,在班里養蝸牛。王教師也表現出十分感興趣的樣子,和幼兒一起討論接下來如何分頭行動,有幼兒說在地上畫出一個安全的圓圈,就像《西游記》里孫悟空給師傅畫的那樣,把蝸牛先放到安全圈 里,再找個瓶子裝蝸牛,拿到班里。討論后王教師和幼兒一起行動,養蝸牛的行動開始了。之 后的一段日子,王老師和幼兒一起圍繞“蝸牛吃什么”“怎么睡覺”等問題一起查資料,分 享資料,以蝸牛為主題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在一日生活及正式教學中展開了。 問題:結合學前兒童智育的實施原則分析王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30 小題,每題1 分,共30 10、B11、B 12、C 13、A 14、A 15、B 16、A 17、C 18、C 19、B 20、D 21、C 22、B 23、B 24、C 25、A 26、A 27、C 28、A 29、D 30、B 二、名詞解釋(共5 小題,每題3 分,共15 1、幼兒行為輔導:幼兒行為輔導主要是指對幼兒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進行人為的干預,包括對幼兒良好行為的支持和鼓勵、對幼兒不良行為的矯正、對幼兒良好行為的培育 和塑造。
2、社會學前教育:社會學前教育是由專職人員在由社會組織建立的專門化的學前教育機構 中對學齡前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3、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為,兒童的發展在教學中存在兩種水平,第一種是兒童現有水 平,第二種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這兩種水平之 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4、幼兒園課程:幼兒園課程是兒童在幼兒園環境中獲得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 性經驗。 5、狹義的家庭教育: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長(指父母和家庭成員中其他年長者)自覺地、有意識地按一定社會的要求,通過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教育 影響。 三、簡答題(共5 小題,每題4 分,共20 1、答:現代學前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學前教育事業成為社會公共事業。 (2)托幼機構教育職能進一步加強。 (3)擴大托幼機構教育規模,重視托幼機構教育質量。 (4)重視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5)重視對處境不利兒童的補償教育。 (6)關注特殊兒童“回歸主流”,實施全納式教育。 (7)重視多元文化教育,強調課程的文化適宜性。 (8)走向多元化。 2、答:師幼關系對幼兒成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幼兒從與教師的關系中獲得關愛。 (2)幼兒獲得來自教師的安全感。 (3)教師的榜樣作用來自于一定的師幼關系中。 (4)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教師對幼兒給予更多的理解與關注。 (5)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助于教師幫助幼兒建立幼兒之間的同伴關系。 3、在主題選擇過程中,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幼兒。幼兒的興趣、需要、生活經驗、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水平等。 (2)主題自身的特點。 (3)教師。 (4)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 4、答:對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主體關系的認識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與兒童的關系 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次,教師與兒童之間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與主體的關系。 再次,教師與兒童之間具有互主體性。 5、答: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 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來的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它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7 種智慧:語言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慧、肢體-動覺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