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 健康暑假,從“心”開始——假期心理調適指南
“藍字”
可以看到您的微信里有多少好友也在關注我們哦
同學們,我們最期望的假期生活款款走來,想必大家早已開始計劃自己的出游和小伙伴的游戲時間了,但是假期不僅僅是游樂的好時光也是我們進步的好空間,大家要把握好這個好機會, 合理規劃,樂觀心態!
學生篇:合理規劃,樂觀心態
#01
合理規劃個人時間,規律作息
放假是難得的調整期,應充分休息,好好放松。但是無節制的玩耍和沒有規律的生活,會感覺更累。
做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讀書、聽音樂、鍛煉、散步這些都可以讓自己進入放松的狀態中,既能讓身心得到休息,又能讓你精神飽滿。合理規劃好個人時間,何時休息、何時作業、何時鍛煉,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制力。
規律的作息也會讓我們增加更多的掌控和確定感,讓自己保持與以往一樣的“充實”狀態,避免過度休閑娛樂帶來的空虛無聊感,這也有助于我們保持身心健康。
#02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合理調適
在假期期間,我們需要覺察和發現自己情緒的變化,及時做一些積極的調整。每個人都會經歷喜、怒、哀、懼,當一些消極情緒出現時,先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是很重要的技能,接納之后我們可以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或者選擇適度運動、欣賞音樂、閱讀書籍、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調適方法,讓心理放松,緩解心理壓力,保持積極心態。
#03
適度的居家勞動,鍛煉身體
在居家過程中勇于承擔家務勞動,這不但是一種家庭分擔,更體現了我們“家庭小主人”的責任,還能提高我們的生活技能。還應堅持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適當增加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同學們在假期間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體健康。注意自身安全,平平安安度過假期。
家長篇:親子溝通 用愛陪伴
爸爸媽媽們,轉眼我們迎來了2021年暑假,神獸歸籠了。
不知您怎么看待孩子們這將近兩個月的暑假?又計劃讓孩子怎樣度過暑假?沒有了開學時打仗一般的早晨和下班后又做飯又輔導作業又做家務的忙碌,爸爸媽媽們可能多了一些對孩子假期怎樣合理利用時間、避免養成壞習慣以及怎樣保障安全的擔憂吧?
#01
與孩子真誠地溝通
堅持說心里話,平靜地、直截了當地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動。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①開展“親子約會”與孩子進行單獨的親密互動;②每天花15分鐘左右時間以寬容開放、朋友般的姿態和孩子好好溝通;③多與孩子一起玩樂,基于安全感、依賴感的陪伴,有利于鞏固親密關系。
#02
給孩子積極的評價
孩子正在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評價應以肯定和鼓勵為主,不能只以學習成績論“成敗”。要學會耐心傾聽,讓孩子遇到困難時愿意向家長敞開心扉,待孩子情緒的“風雨”過后,再細心溝通,支持和鼓勵孩子。
#03
給孩子溫情的陪伴
最好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簡單看守,更不是監督。有時間請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起散步,一起鍛煉,一起閱讀,一起觀影,一起談談感受,說說心情,聊聊計劃……平等交流,孩子能感受到您的真誠和親密。
#04
制定計劃,規律作息
先問問孩子他假期對自己的期待是什么?計劃鍛煉哪些能力?設想要怎樣實現自己的假期目標,然后定下計劃。
爸爸媽媽每天晚上回家后可以全家人坐下來,聽聽孩子說說今天按照計劃做事后成功的方面,及時給予肯定,這能為他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強化他要自己做好的信念。
也聽他說說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有什么困惑和需要什么幫助。這樣的傾聽能幫助孩子養成自己分析問題的習慣并能通過修正和協助讓孩子做得更好。
#05
適度使用電子產品
手機、電腦和電視也是娛樂和放松的一部分,作為現代社會的成員,孩子也有必要學習怎樣合理使用,不應完全禁止,但是應向孩子說明不設限會產生的不良后果,并約定好每天的使用時長和使用項目。
還應多安排一些親子活動,讓孩子體驗家庭的愛和溫暖。花時間帶孩子爬山、下棋、讀好書、旅游、運動等,幫助孩子培養各種各樣健康積極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自己在家時也可以有多種娛樂的選擇,而不只是使用電視、手機和電腦來放松。
溫馨提示: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而是健康的身心!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心理情緒問題,請及時聯系班級班主任或學校領導,也可以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咨詢和幫助。
心理咨詢 / 心理講座 / 心理團輔
▼如有需要,請添加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