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出處】唐·李白《蘇臺覽古》。
【意思翻譯】如今只有那長江上的一輪明月,曾照耀過吳王宮中的歌舞美人。
【全詩】
《蘇臺覽古》
.[唐].李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賞析】
蘇臺即姑蘇臺(舊址在今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是春秋時吳王夫差為了一己享樂,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用三年時間建成的。臺橫亙五里,上建宮殿,中貯美女笙歌,極一時之盛。然而,隨著吳國的敗亡,時間的流逝,一切的一切都已蕩然無存,所能看到的,只有殘破的“舊苑荒臺”。苑已舊,臺已荒,則悠悠千載,人事變遷,含無限世事茫茫的感慨。但另一方面,殘破荒涼的遺跡上又生出青青的楊柳,呈現出一派盎然的生機。這里,詩人通過苑臺之荒舊與楊柳之清新;將巨變的人事和不變的景物作一對比,愈發增強了憑吊古跡時的深切感受。更進一步,詩人著眼于人的活動,從聽覺感受描寫融融春光之中采菱女子歡快的歌聲,給舊苑荒臺帶來濃郁的春天氣息,使得古今盛衰之感更其強烈。
逝去的已經永遠地逝去了,盡管當年的苑臺樓閣、美女笙歌盛極一時,盡管吳王曾在此盡情享樂,可是如今能記得起他們的究有幾人呢?“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借亙古不變的明月反襯人事變化之迅速,而富貴無常、江月永在之意,已見于言外。
這首詩運用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真切地表現了詩人游覽蘇臺時的心理活動,不露雕琢痕跡而頗有情韻,可謂絕句中的上乘之作。